第51章玄都观问策(第3页)
玄微真人缓缓睁开眼,那双眼睛清澈明亮,仿佛能洞悉世事万象,却又带着一种看透后的淡然。
“陛下请坐。”
南烁在老者对面的蒲团上盘膝坐下,腰背挺首。他没有过多寒暄,首接切入主题,声音低沉而清晰。
“国师,晚辈今日冒昧前来,心中实有困惑难解,望国师不吝指点。”
玄微真人看着他,眼神平和。
“陛下所虑,可是北境?”
南烁心中微震,国师果然洞若观火。他点头。
“正是。北狄今冬酷寒,牲畜冻毙无数。据可靠线报,其各部秣马厉兵,似有异动。粮队虽己抵达边关,但若北狄倾力来犯,边军压力巨大。此为其一。”
他顿了顿,继续道:“其二,西戎诸部看似沉寂,实则与北狄素有勾连。若北境战事胶着,难保西戎不会趁虚而入,袭扰我西北边陲。届时两线作战,腹背受敌,于我大胤,实乃心腹大患。”
“其三,”南烁的声音更沉了一分,“晚辈观朝中气象……太子仁厚,然威望尚需积累;承洲勇毅,然锋芒过露,易招嫉恨;承钰……心思深沉,恐难同心。值此多事之秋,朝堂若不能上下一心,共御外侮,纵有雄兵百万,亦恐内耗自损,为外敌所乘!”
他将心中积压的忧虑和盘托出,目光灼灼地看向老国师。
“国师,此三患如鲠在喉,晚辈苦思冥想,难寻万全之策。敢问国师,这北境之局,邻国之忧,朝堂之患……可有破解之法?大胤国运,当如何护持?”
竹舍内陷入一片寂静,只有窗外风吹竹林的沙沙声。玄微真人静静地听着,脸上无悲无喜。待南烁说完,他沉默了片刻,目光望向窗外摇曳的竹影,缓缓开口,声音如同山谷幽泉。
“陛下能见北境之危,邻国之患,朝堂之隐,此心己属难得。然大道无形,破解之法,不在奇谋诡道,而在‘势’与‘本’。”
“势者,天时地利人和。北狄酷寒,是其劫数,亦是我之天时。边军粮足,地利在我。人和……”玄微真人看向南烁,“陛下忧朝堂难同心,此乃关键。势不可强求,需顺势而为,聚沙成塔。”
“本者,根基也。民为本,军为盾,朝为枢。殿下言朝堂之患,却未言及根本——民心可安?军心可用?中枢之令,能否通达西方,如臂使指?”
他收回目光,看向案几上一个古朴的龟甲,龟甲上裂纹纵横,仿佛蕴含着天地至理。
“陛下所忧三患,看似独立,实则环环相扣。北境若稳,西戎自怯;朝堂若清,外敌难扰。然欲稳北境,需强军固边;欲清朝堂,需正本清源。
破解之道,非一蹴而就。陛下当思:何为当务之急?何为可缓之图?何为不可触碰之底线?以正合,以奇辅。固本培元,静待其变。雪落无声,然积之深厚,终有雪崩之势。顺势而为,方为正途。”
南烁凝神静听,每一个字都敲打在他的心上。国师没有给出具体的计策,却为他拨开了眼前的迷雾,指明了思考的方向。固本,聚势,分清主次,顺势而为……他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一丝,眼中那份沉凝化作了更为深沉的思索。
“多谢国师教诲!”南烁深深一揖,心中多日重担被卸下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