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权衡考量(第2页)
含翠应声退下。贤妃端起茶盏,慢慢呷了一口己温凉的茶汤,眼底一片冰封的寒意。
徐梦佳,你埋的这颗钉子,本宫这就替你,拔起来看看。
御书房内,南烁并未立刻处理政事。
他让张敬贤将允堂画的那张彩图用镇纸压好,就放在案头一抬眼便能看见的地方。
张敬贤奉上新沏的雨前龙井,笑着道。
“小殿下真是长大了,这份心思,这份巧劲,奴才瞧着都心惊。”
南烁目光落在图纸上,嘴角噙着一丝笑意,但那笑意并未深入眼底。
“孩子是好孩子,心思纯善,脑子也活络。只是……这东西太好了,好到让人不放心。”
张敬贤敛了笑,躬身道。#[比!¤奇?中&?文>°?网t!d ,`无t错$内x;{容?|
“陛下圣明。小殿下赤子之心,只想着利民,怕是未曾多想其他。”
“朕知道。”南烁淡淡道,“所以朕把这事交给了承瑜。那孩子性子稳,心思细,虽在户部不甚得志,却肯踏实做事。让他去办,比交给那些心思活络、急于抢功的要稳妥。”
“裕王爷确是个稳妥人。”张敬贤附和。
南烁沉吟片刻,忽然问。
“静怡轩那边,余氏的病怎么样了?”
张敬贤忙回话。
“太医今早又去请了脉,说是病情暂且稳住了,但咳疾未减,身子虚得很,仍需仔细将养。慧妃娘娘和贤妃娘娘都派人去探问过,也送了些药材补品。”
南烁“嗯”了一声,指尖在龙案上轻轻敲了敲。
“让太医署多用些心,需要什么药材,尽管用。七公主和九公主还离不得生母。”
“是,奴才这就去传话。”
张敬贤退下后,南烁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张彩图上,眼神变得深远起来。
允堂的欢笑,承瑜的沉稳,太子的静默,臣工们的赞叹与算计……还有后宫那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涌动的暗流。这一切,都如同这“龙骨翻车”的复杂齿轮,咬合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
他这个父亲,这个皇帝,要做的,就是稳住这架巨大的水车,让它朝着利于江山社稷的方向转动。
户部度支司郎中刘文正接到南承瑜派人送来的公文时,正与右侍郎曾文栋商议着京郊河渠清淤款项的拨付细则。
他看完公文,面色有些为难,将文书递给了曾文栋。
“曾大人,您看这……裕王爷这手谕,还有这拨款申请……”
曾文栋接过来,只扫了几眼,脸上便浮起那惯常的、圆滑的笑意,随手将公文搁在一边。
“裕王爷年轻,心急了些。陛下虽有此意,但具体章程、款项几何,尚未有定论。更何况,河渠清淤乃是当前第一要务,银钱人力都紧张得很。
裕王爷此事,虽好,却非急务。且放一放,待清淤工程款项结算清楚后,再议不迟。”
刘文正有些犹豫。
“可是……陛下金口玉言,让咱们全力配合裕王爷……”
“配合自然是要配合的。”
曾文栋端起茶盏,吹了吹气。
“但户部有户部的规矩,拨款也要讲个轻重缓急,总不能陛下说一句,咱们就立刻把库银搬空吧?裕王爷若急着用钱,或许……王府私库也能支撑些时日?”
他话语轻飘飘的,却带着绵里藏针的意味。
刘文正不敢再多言,只得点头称是。
就在这时,南承瑜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曾大人,刘郎中,可在商议要事?”
曾文栋与刘文正对视一眼,曾文栋脸上立刻堆起笑容,扬声道。
“是裕王爷啊,快请进。”
南承瑜迈步进来,目光扫过案上被搁置一旁的公文,面色不变,拱手道。
“打扰二位大人了。本王是为那‘龙骨翻车’拨款申请之事而来。不知刘郎中看过了吗?可有什么需要本王补充说明之处?”
刘文正一时语塞,看向曾文栋。
曾文栋笑着接过话头。
“王爷效率真高,文书刚送到。下官和刘郎中正在看。只是王爷也知道,眼下部里银钱确实紧张,河渠清淤的尾款还未结清,各地秋税也未完全入库……王爷这申请,数额不小,恐怕需要些时日筹措。”
南承瑜看着曾文栋那张笑脸,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平和。
“曾大人的难处,本王明白。只是父皇旨意下达,命工部、户部全力配合,尽快推广此物,以利民生。若因款项问题延误了父皇看重的大事,你我恐怕都担待不起。更何况,本王申请的只是首批试制及培训工匠的款项,并非全国推广之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