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权衡考量(第3页)

 清淤工程款项与此事款项,似乎并非同一账目,不知曾大人为何要混为一谈?” 

 他语气不疾不徐,却句句点在关键处,尤其是搬出了“父皇旨意”和“延误大事”的帽子。 

 曾文栋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一瞬,随即笑说。 

 “王爷言重了。下官岂敢延误陛下的大事?只是部里银钱流转确有章程,每一笔支出都需核验清楚,方能拨付。这也是为了对朝廷负责。 

 不如这样,王爷且先将所需物料的详细清单、工匠工钱预算、以及后续推广的初步章程拟个更细致的条陈上来,下官与刘郎中也好据此向上头禀报申请,您看如何?” 

 这分明就是拖延之策,要条陈明细,一来一回,又不知要耗费多少时日。 

 南承瑜心知肚明,正要再开口,门外忽然传来一个清亮带笑的声音。 

 “五哥!原来你在这里!让我好找!” 

 只见允堂探进个头来,他显然是一路跑来的,额上还有薄汗,脸上红扑扑的,眼睛亮晶晶地看向南承瑜。 

 “五哥,父亲说让你全权负责那水车的事,你可不能偷懒!我刚从鲁师傅那儿过来,他说有几个地方还可以改进,让我来问你什么时候有空,一起去瞧瞧呢!” 

 他说着,又好像才看到曾文栋和刘文正似的,笑嘻嘻看着他们。 

 “曾大人,刘大人,你们也在啊?是在商量怎么帮我五哥尽快把水车做出来,好多浇些田地吗?父亲刚才还夸呢,说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允堂的出现和他这番天真又首接的话,让曾文栋和刘文正连忙起身还礼,口称“不敢”。 

 曾文栋脸上的笑容变得有些勉强,对着允堂,他那些官场推诿之词一时竟有些说不出口。这位十五殿下深得圣心,且他这话看似无心,却句句顶着“父亲夸赞”、“利国利民”的大义名分。 

 南承瑜看着忽然出现的弟弟,心中微暖,顺势道。 

 “十五弟莫急,曾大人和刘郎中正在全力协调款项之事。有两位大人鼎力相助,想必很快就能拨付下来,不会耽误工期的。”他这话是对允堂说,眼睛却看着曾文栋。 

 曾文栋骑虎难下,只得干笑两声。 

 “王爷和殿下放心,下官……下官这就与刘郎中详细核议,尽快给王爷一个答复。” 

 允堂立刻高兴起来。 

 “那就多谢曾大人和刘大人啦!五哥,那我们快去找鲁师傅吧!”他拉着南承瑜的袖子就往外走。 

 南承瑜顺势向曾、刘二人拱了拱手,跟着允堂离开了度支司。 

 走出廨署,允堂才放开南承瑜,眨眨眼,小声问。 

 “五哥,他们是不是又想拖着你?” 

 南承瑜看着弟弟机灵的模样,忍不住笑了笑,揉揉他的头。 

 “无妨,小事而己。你怎么跑过来了?” 

 “我去找你,你不在,你手下的人说你可能来度支司了,我就过来看看。” 

 允堂撇撇嘴,“我就知道,那些管事太监会是这样那样地推脱。五哥,要是他们再不给你钱,你告诉我,我去跟父亲说!” 

 南承瑜心中失笑,却也感动于弟弟的维护。 

 “放心,五哥能处理。走吧,不是要去找鲁师傅商量改进之事?” 

 “对!快走快走!”允堂的注意力立刻被转移,兴高采烈地拉着南承瑜往工坊方向走去。 

 度支司内,曾文栋看着那兄弟二人离去的背影,脸色沉了下来。刘文正小心翼翼地问。 

 “大人,这款项……” 

 曾文栋冷哼一声。 

 “还能如何?十五殿下都找到眼前来了,真捅到陛下那里,你我都没好果子吃!先拨付一部分,就按他清单上的三成!其余的,让他按程序慢慢等着!” 

 曾文栋甩袖坐下,脸色阴沉。这差事,看来是推不掉了,但能拖一时,便是一时。 

 而另一边,南承瑜看着身边雀跃的弟弟,又想起方才曾文栋那吃瘪的神情,心中那股因父皇任命而带来的压力,忽然减轻了不少。 

 明枪暗箭或许难防,但至少,现在他并非是孤身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