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只要她不在
自锦川镇一路逆流而上,衡水川的水色渐次清冽。`j^i`n*j′i*a¢n-g/w?x-c¨.,c`o~m\沿岸石滩渐少,取而代之的是连绵不绝的松林。松风与水声相互交织,像两股并行的韵律,伴随行人脚步一路向前。
日夜兼程翻过丘陵,松涛镇终于现身于眼前。镇子坐落在高地开阔处,背有山势环抱,前临衡水川源头的碧潭,清流自潭口奔涌而出,拍打岩岸的声音清脆悠长。夏有晚风吹过松梢,冬时积雪压枝,西时景致各异。
从高处俯瞰,可见衡水川蜿蜒向南,将丰沃田亩与镇子连为一体,既灌溉农田,也守住镇外通路,使外扰难入。
沅澄停步凝望,心中暗叹——这里不仅是宜居的宝地,更像是为孕养文脉而生。
入镇小径蜿蜒于松林间,松针铺地,脚下生出淡淡清香。远处传来清朗诵声,或吟易卦辞,或引春秋史事,间杂法家辩理与阴阳推算,声声清越,与衡水川的水韵遥相呼应。
这样的人间净土,陶敬与柳蘅不知倾注了多少心血庇护。为保它不受战火侵扰、不被外力蚕食,他们的每一步布局,都是用岁月与心力换来的屏障。
琰琋听得微怔——这些林间传来的经学讲习,全是他在史学课中只听过其名的学作,对内容不过略知一二,就连国子监的藏书,也未曾有过这般详尽的解说,令他下意识生怕错过地放慢脚步。-d_q~s?x.s`.`c`o!m!
循声前行,镇中心的松涛文库赫然在目。青瓦飞檐在松林间层层起伏,气势宏阔,不输京城的大型书阁。木门边挂着的诗文条幅墨香犹存,字迹清秀沉稳,无声间昭示着这座镇子的文脉与底蕴。
松涛文库外松影摇曳,檐下竹帘半卷,內里长案两列,几位发须皆白的先生静坐其间,目光半垂,耳听案下学子依次作答。有人言国祚绵延,也有人谈及修身齐家的道理。长案上方,王阁正阖着双目,像是在细细咀嚼每一个字。
当声音渐渐歇下,堂中一瞬静止。就在这沉默里,末席的沅澄抬眸,淡声开口——
“长风既起,青衿可渡。愿诸位乘势而行,不负此番松涛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