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看见希望般(第2页)
一名都统眯眼半点不客气地打量:“你们效谁之命?”
她再次揖礼,措辞利落地答道:“效天子之命。我等遵守师道,但求不劫、不掳、不焚书库。¢v!7`x`s-w′.+c,o?m/”
主帐内有人低低一笑,试探再逼近一步:“若旌旗改挂,你们又当如何?”
她为护三镇退一步稳住脚,才抬眸补上关键:“旗号更易,师道不改。”
语气不急不徐,让在座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有人眉梢微动,有人眼底闪过一抹赞许,也有人暗暗收敛了原本的打量。
王桓侧立在她身旁,耳中听得心口发紧,明知这是为保全三镇,却仍感到一种被她护在身后的复杂滋味。
将领们对望一眼,在主将颔首后,都统抬手示意人去验箱。锁扣啷然响起,一层层黑布被掀开,金银与细软冷光西起,有人低声咂舌,也有人微不可察地正了坐姿。
主将沉吟片刻,终于点头:“既如此,便令大军改道,不入三镇。”
柳蘅暗暗吐了口气,恭敬揖身道:“谢将军成全。”
说到这里,她不邀功也不多言,迅速带着王桓转身离开。
她始终记得,读书人该如清流映月,心系社稷,身可忘而节不可夺。纵然乱世风刀逼近,也不以荣辱改志,不以利害移心。
回程的山道不算难走,车轮碾过碎石时颤了几下,溪水的声音自下方传来。柳蘅坐在车侧,目光落在远处山腰的白雾上,似在思索着什么。
王桓手握缰绳,眼角的余光一次次落到她身上——那股镇定自若的气度,还有军帐里她应对自如的话语,至今仍在他耳边回荡。
本来就天资不如她,学生虽不曾轻慢,却在多方辩论时总更认同她的见解。她看事角度多,推演得准,他只能在旁附和。
这些年积在心里的沉闷,今日又被重重地压了一把,她看事的角度比他多,推演总能引来点头称是,真正做到了做一步看三步的为人师者。
他心里的不平日积月累至今,己在心底长出了獠牙,尤其在大军前,她更是让他全然没有表达的机会,那句——效天子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