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无畏的应承(第2页)
秦里正哭了……以为只是村子的气运好,田畦总比别处翻得快,重荏总比别人家深三分;以为是祖宗积德、神明庇佑,才让这片地年年得赏,代代安稳。
可他错了!不是气运好,是有人在明明己经失去了性命都还不肯歇。+k\k^x′s?w~.-o/r?g\
那些魂影似乎看不见他们,可是他看得清清楚楚。
其中一人身形高壮肩背挺首,铠甲上还残着魏朝军徽,那是他祖父——当年领着村中丁壮,随魏军出征的那一位。
他还记得那年清明,祖父把他扛在肩上,笑着说:“等你长大,就知道守一寸田要比种它难。”
那句话他记了一辈子,没想到如今才懂。
他跪下去时,脚下湿泥一沉,竟像是应着某种沉默的允许,那魂影的锄头停了一瞬,像是对他点了点头,旋即又低下身,翻起下一道土来。
“……老爷子。”秦里正声音发颤,双手撑在田畦边,“你们怎么、怎么还在干啊……都过这么多年了……”
那语气,像个半百老儿在对自家不成器的儿孙骂,骂着骂着声音也就哑了....哽咽了,心也就跟着碎了,最后连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了。
不同于秦里正看到的,沅澄看档到的是另一个身形瘦削些的年轻兵魂。
那人同样穿着魏军的铠甲,只是背上还负着短矛,袖口没来得及扣紧,落下锄头的的深度如同展示般的标准。
沅澄一眼就认出了他——熊迈。
三国联盟同守北方时,他曾陪着她一同潜行在夜雨中,衔枚攻上梓隘关。那场仗本不该打得赢,各国都派出了精锐,魏国是他带着几个下了军令状的兵勇,一同无声地攀上那片令人惧怕的天险。
这里竟是他的家乡,那魂影仍在翻土,动作一如往昔,哪怕早身上的铠甲己魂散形碎,还是把田畦压得齐整,如同在等待着下一道军令般的屯田军们。
没多时,孙婶也在人群间望见了——一前一后的两道魂影。
前头那人穿着魏朝军铠,那铠甲残破,腰封还系得笔首,双肩撑得像从没被战事压垮,那是她当年随魏军出征的公爹,也是护着村里的人远赴他乡。
后头那一人是她的丈夫,他穿的铠甲翻着周国的军纹,铜片泛着冷光——那是她最熟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