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让思念的声音有了形状(第3页)

 再由外公亲手完成,他和外婆的“家”。

 ...

 方力溯打起精神,

 第一次尝试在釉里加入杏花粉,

 然而过多的有机物,在高温下碳化,

 导致釉面出现难看的黑点和气泡,惨不忍睹...

 他没有灰心,

 立刻在下一个循环开始调整,

 他减少了花粉的比例,把粉末磨得更细,

 确保它们能更均匀地混在釉水中。

 虽然效果有所改善,

 但杏花的色泽几乎消失殆尽,而且釉面还是不够洁净。

 他继续尝试,借鉴了陶瓷颜料制作的思路,

 将杏花粉和少量的高岭土混合,进行低温煅烧,

 尽可能去除有机物,同时固定发色。

 这一次,黑点几乎消失了,

 可融入的色彩却显得呆板,

 与曜变釉瑰丽的底色格格不入...

 春饼就这么蹲在墙头,看着这个执着的两脚兽,

 一遍遍地试错到深夜...

 ...

 ...

 又是一个新的早晨,

 方力溯再次说服袁山南,

 选定了那只带有独特手痕的坯体。

 他用上了改良过无数版的,融入杏花粉的釉水。

 而袁山南手艺沉稳,

 用游丝描让那条“思念的线”,和胚体完美地贴合,

 如同生命本身的脉络。

 最后,他把这件作品小心翼翼地送入窑膛,

 ...

 这一次的烧制,

 方力溯刻意在窑温达到顶峰,

 釉水处于将凝未凝的微妙时刻,

 稍稍改变了窑内的通风,引入了一丝不可预测的变量。

 他追求的,不是晶体绝对规整的稳定,

 而是在可控范围内,激发一次创造性的“爆发”。

 ...

 下半夜,窑门缓缓开启,

 窑膛深处的景象让二人屏住了呼吸,

 只见那只盏的釉色深邃如夜空,

 但在那深色之中,

 均匀地分布着细密的、米白色的杏花印记,

 如同星辰诞生前的原始星云。

 在这片星云之中,

 几处最大的曜变斑核周围,

 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强烈而和谐的七彩光晕,

 那光彩不像之前那般冷艳逼人,

 而是在流转中,带着一种由内而外的温润与活力。

 最奇妙的是,在盏壁的一侧,

 一道流畅蜿蜒,带着微妙起伏的七彩线条清晰可见。

 它没有被耀眼的斑核淹没,反而像一条贯穿星空的银河,

 将所有璀璨的斑核巧妙地串联在一起,

 赋予了整个画面,一种无法言喻的韵律感和生命感。

 袁山南那道笨拙的手痕,在釉下若隐若现,

 非但没有破坏整体,

 反而成了这片星空下,一个坚实而温暖的依托。

 “外公,我们...成功了!”

 方力溯激动地转过头,

 这时候他才发现,外公笑了,

 泪水,也悄然划过了他那满是皱纹的脸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