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始皇游咸阳(第3页)

 “前次朝会,那孔雀王子归国,”嬴政的声音不高,像是在闲话家常,“沿途驿站,可曾安排得力人手,暗中尾随,探查其归途所经之国,风土人情,兵甲强弱?” 他的话语极其平淡,仿佛只是在询问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赵信的心却猛地一沉。 

 这个问题在上次朝会他就己经言明,今日为何又要再问?看来始皇帝从未真正放下过那个“带甲百万”的遥远国度!哪怕它远在万里之外,如同天边的浮云,但一个统一了六合、心雄万夫的帝王,又怎能容忍自己卧榻之侧,存在一个庞大而未知的潜在威胁?派人跟踪孔雀王子归国路线,绘制舆图,刺探虚实,为日后可能的经略做准备……这才是帝王心术! 

 赵信心中念头电转。他知道始皇帝想要什么答案——一个充满进取心的、锐意开疆拓土的答案。但他更清楚,以秦朝目前的交通、通讯、后勤补给能力,以及那令人绝望的地理距离和沿途未知的险恶环境,所谓的“派人追踪刺探”,无异于将精锐斥候送入绝地送死!更遑论日后大规模远征?那将是一场耗尽帝国元气、成功率渺茫的豪赌!张骞凿空西域的壮举,是在汉武鼎盛时期,耗费了何等巨大的人力物力,又经历了多少九死一生才勉强达成?而孔雀王朝,比西域更远十倍! 

 他深吸一口气,迎着嬴政那看似随意、实则洞悉一切的目光,声音清晰而沉稳地开口: 

 “回陛下,臣以为……并无必要。” 

 车厢内似乎静了一瞬。连赵高都微微眯起了眼睛。 

 赵信继续说道,语气冷静如同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孔雀国远在天竺,距我大秦,何止万里?其间山川险阻,大漠流沙,更有诸多未通王化之蛮族部落盘踞。遣人追踪,路途遥远,补给断绝,凶险莫测,恐十不存一。纵有一二侥幸抵达,亦难窥其国全豹,所得情报,杯水车薪。” 

 他顿了顿,话锋微转,并未完全否定帝王的雄心:“然,陛下若欲遣使通联,探查其虚实,亦非不可。唯此非一朝一夕之功,更非少数精锐可成。需择精通语言、熟知地理、坚忍不拔之良才,配以足够精锐之护卫,携带充足之辎重,耗费巨万之钱粮,以十年甚至数十年为期,徐徐图之。其间变数无数,成败难料。此等大事,耗费国力甚巨,且收效难期。是遣使探查,抑或待其自来,伏唯陛下圣心独断。” 

 赵信这番话,既点明了远征的极端困难和不切实际,又给始皇帝留了台阶和选择的空间(你想派人去也行,但要做好付出巨大代价且可能血本无归的心理准备)。他没有丝毫迎合,而是基于现实利弊,给出了一个冷静到近乎冷酷的分析。 

 车厢内陷入了更深的沉默。只有车轮碾过石板路的辘辘声和马蹄的哒哒声在寂静的街巷中回响。 

 嬴政放下了撩起车帘的手。车厢内光线昏暗,看不清他的表情。许久,才听到他低沉的声音缓缓传出,听不出喜怒:“赵卿所言……甚为详实。此事,容后再议。” 

 赵信心中微微一松,知道自己这番“不合时宜”但绝对务实的分析,至少没有被当场斥责。他悄然用余光瞥了一眼侧后方的赵高,只见赵高脸上那谦卑的笑容似乎更深了些,眼底却飞快地掠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芒。 

 就在这微妙的沉默和赵高那阴冷目光的注视下,一阵极其不合时宜的、沉闷的“咕噜”声,突然从始皇帝的车厢内传了出来。 

 声音不大,但在寂静的护卫队伍中,却显得格外清晰。 

 嬴政:“……” 

 赵信:“……” 

 赵高:“……” 

 车厢内的始皇帝似乎也愣了一下,随即,一声压抑的轻咳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 

 赵信立刻捕捉到了这打破凝滞气氛的契机!他心中念头急转,脸上适时地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带着恭敬笑意的了然,驱马更靠近车厢一些,压低声音道: 

 “陛下勤于政务,想必是腹中饥饿了。末将斗胆,知咸阳西市新开了一家‘思乡酒家’,其庖厨手艺颇为新奇,滋味甚佳。陛下若不弃,不如移驾小憩片刻,品尝些民间风味?” 

 车厢内沉默了片刻。那沉闷的“咕噜”声仿佛还在空气中残留着余韵。终于,嬴政那听不出情绪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被打断思绪的慵懒,也带着一丝被那奇异香气勾起的好奇: 

 “思乡酒家?……也罢。赵卿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