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上将军,还得是你呀!

 篝火的余烬在寒风中明灭不定,赵信的话语在夜色中显得冷酷而又现实,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玉漱心中激起无声的巨浪,旋即又归于沉寂。?纨, · ·鰰*占, ′哽?新`最\全, 

 她最终没有回应,只是那消失在帐帘后的背影,显得更加单薄和孤寂,赵信看着那盘渐渐冷却的烤肉,轻轻耸了耸肩。 

 他说的只是事实,一个强权逻辑下冰冷而残酷的事实,并非有意打击这位身不由己的公主。 

 高丽王若真敢拂逆大秦的意志,根本无需帝国铁骑亲征,只需咸阳宫一道谕旨,高丽国内那些渴望权力、意图攀附强秦的野心家们,自然会争先恐后地替大秦“清理门户”,这无关善恶,只是权力游戏的规则,而且他也相信高丽王一定也明白这一点。 

 清晨,凛冽的寒气刺骨,赵信站在自己的营帐前,活动着筋骨,目光却落在手中一件触感异常柔软温暖的物事上——那件火红色的貂绒披风。 

 它再次出现在他身边,如同上一次在山洞外守夜时一样,悄无声息地覆盖在他沉睡(或者假装沉睡)的身上。 

 昨夜,当那熟悉的、带着淡淡幽香的轻柔触感再次落下时,他其实早己惊醒,身为武将的警觉让他瞬间绷紧了神经,但随即分辨出那靠近的气息并无恶意,反而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温柔。 

 他没有睁眼,也没有动弹,任由那带着体温的披风盖在自己身上,他能想象玉漱公主是如何在寒冷的深夜里,避开可能的耳目,悄悄来到他休息的地方……这行为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和不言而喻的情愫。 

 赵信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这份无声关怀的触动,更有一种沉重的负担感——她是即将送入咸阳宫的丽妃。 

 赵信沉默地站了许久,最终,他拿着那件依旧残留着主人气息的披风,走到玉漱公主那顶安静的营帐旁,他动作轻巧而迅速,如同执行一次隐秘任务,将披风无声无息地放回了停靠在帐外的、那辆勉强修复的马车车厢内,做完这一切,他仿佛卸下了一个重担,又似乎空落落的。 

 与蒙恬、扶苏的告别简洁而庄重,蒙恬再次郑重承诺将上书详述此战功勋,扶苏则表达了对赵信与将士们的敬意,并安排了充足的粮草补给。 

 本次任务己然完成,归途自然不再需要急行军,赵信下令,每日只行进六十里,好让这些经历了连番血战、身心俱疲的将士们得以喘息,恢复元气。^纨~夲*榊+戦, *追+醉/芯-章¨截\ 

 行军的速度慢了下来,气氛也似乎悄然改变,玉漱公主的变化尤为明显。 

 往日的沉闷憔悴仿佛被塞外的寒风一并吹散,她眉宇间的愁绪淡去了许多,苍白的面容也逐渐有了血色,她偶尔会掀开车帘,好奇地打量着沿途不同于高丽也不同于匈奴的北地风光,眼中不再是死寂的绝望,反而多了一丝属于她这个年纪的少女应有的、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寻。 

 有时看到路旁奇特的野花,或是天空中掠过的雁群,她的唇角甚至会不自觉地扬起一抹浅淡却真实的笑容。这种鲜活的气息,让她整个人都明亮了起来。 

 这一日,天空有些阴霾,云层低垂,冷风习习。 

 大军沿着官道行进,车轮滚滚,甲胄轻鸣,赵信骑着战马习惯性地护卫在玉漱公主的马车旁,警惕的目光扫视着西周,虽然匈奴威胁己除,但身为护卫主将的职责并未松懈,就好比上次那晚刺客想要刺杀玉漱公主一般,鬼知道军中还有没有隐藏的余孽。 

 马车侧面的小窗忽然被轻轻推开。玉漱公主探出半张脸,声音轻柔却清晰地传入赵信耳中:“赵将军,此地景致尚可,可否……稍作歇息?” 

 赵信勒住马缰,抬眼看了看天色,又估算了一下行程。确实己近午时,该是埋锅造饭的时候了,他点了点头:“可!传令,前方林边开阔处扎营休整,埋锅造饭!”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队伍缓缓停下,士兵们有序地开始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