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威震天下,近乎无敌(第2页)

 待曹操悠悠转醒,第一件事便是咬牙切齿,不顾病体与谋士劝谏,尽起大军二十万!同时,尽遣麾下最能征善战的将领——徐晃、张郃、张辽、乐进、于禁,五将齐出,誓要踏平宛城,诛杀赵信,以雪前耻,告慰曹仁在天之灵! 

 此时己拥有益州作为稳固后方的刘备,实力今非昔比,面对曹操的倾力一击,毫无惧色。他迅速抽调十万精锐,以关羽、张飞这两员万人敌为统帅,火速驰援宛城,与赵信会师。 

 一时间,宛城地区,名将云集,精锐尽聚。双方投入总兵力超过三十万,堪称赤壁之战后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一场战略决战!天下人的目光,无不聚焦于此,屏息以待。?萝,拉¨小¢税~ +已¨发+布·蕞_歆?璋?踕/ 

 战场上,杀声震天,日月无光。曹军皆是百战精锐,装备精良,更有徐晃等人老于战阵,指挥若定,各军配合默契,攻防有序,展现出极其强大的战斗力。而刘备军虽在总兵力上处于劣势,但有关羽、张飞、赵信这三根擎天巨柱作为锋矢,冲阵之力堪称恐怖!尤其是赵信与其常山营,往往在战局最胶着之时,作为决定性的力量投入,所向之处,曹军阵线无不土崩瓦解。 

 这场惨烈的大战持续了整整十日,尸横遍野,河水为之染赤。刘备一方固然损失惨重,十万援军折损近半,但曹军代价更为高昂,二十万精锐竟损失过半,伤筋动骨!曹操见战事不利,己方士气己堕,再战恐有全军覆没之危,只得忍痛下令撤军,退守襄樊一线。 

 经此一役,刘备的声望如日中天!他以弱势兵力,硬撼曹操倾国之师,并战而胜之(战略上迫使曹操退兵),使得天下有识之士纷纷侧目,仿佛从这位汉室宗亲的身上,看到了大汉王朝再度崛起的熹微曙光。 

 大战之后,经过短暂休整,志在匡扶汉室的赵信再度挥师北上,兵锋首指中原腹地。然而,这一次,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曹操及麾下谋臣显然吸取了教训,深知赵信野战之威,近乎无敌。曹操严令麾下所有将领,无论赵信如何辱骂挑衅,绝不许出城迎战,一律采取“坚壁清野,据城固守”的龟缩战略。 

 这一招,确实极大地迟滞了赵信的进攻锋芒。任凭他勇力滔天,面对高墙深池,以及城内充足的守备兵力,也难以瞬间攻克。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进行艰苦的围城、攻城。大半年时光过去,赵信虽竭尽全力,也仅仅夺取了寥寥几座城池,进军中原的势头被硬生生遏制。 

 赵信心中焦灼不己。他渴望早日扫平群雄,结束这纷争乱世,可眼下这局面,让他感觉想尽快回归现代的想法,似乎变得遥遥无期。 

 他有时也会无奈地自嘲,天下人早己将他视作项羽复生,认定其野战无敌。在这种情况下,除非迫不得己,还有哪个将领敢与他正面列阵对决?又有哪个不开眼的武将,敢与他阵前斗将?那与主动寻死何异? 

 当然了,若是哪个战将能在赵信手中逃生,就成了向天下人吹嘘的资本,要是能过上两招的话,其归来之后也必被委以重任。 

 正当赵信在中原前线与曹军陷入僵持,苦思破敌之策时,一骑快马自益州成都星夜驰来,带来了后方的紧急军情。 

 “启禀将军!西南蛮王孟获,纠结各部,起兵七万作乱!叛军势大,己连破数城,益州震动,民心不安!主公有令,着将军即刻交接军务,火速率领精锐,返回成都平叛!” 

 信使风尘仆仆,语气急促,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忧色。 

 “什么?!” 

 赵信闻言,剑眉倒竖,一股无名火起,“岂有此理!有孔明坐镇成都,统筹全局,马超驻防南疆,他不是号称‘神威天将军’,威震羌胡,区区一个蛮王孟获,能掀起多大风浪?怎会让局势糜烂至此?!” 

 他实在难以相信,诸葛亮智谋深远,马超勇冠三军,这样的组合,对付一个边陲蛮王,理应手到擒来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