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太子何故造反?(4)(第3页)

 不就是一板一眼当个太子吗? 

 像男主那样宽以待人,严以待己,那是不可能的。 

 他在往后的日子里,就要让整个朝堂知道,什么叫办事效率化,朝政项目化,项目精细化,各项落实到责任人! 

 妈的,当个太子,专门被用来平账、背锅、顶包,那还要这么多朝中大臣干什么? 

 “京畿护卫将军,你来说,山匪人数几何?” 

 “什么?你不知道?你负责护卫京畿,与山匪多次交手,连人数都不曾掌握,你失职!” 

 “户部尚书,若出动人马剿匪,你可有此次行动的预算?需要花销多少,能否与诏安山匪的花销持平?” 

 “什么?你也不知道?民间婚丧嫁娶之事,都要盘算着手头银钱,然后计划行事。剿匪或诏安这么大的事,你户部那么多人,都想不到提前规划?你失职!” 

 “还有京兆尹,南郊之地也归你管。你是否有跟山匪头目谈判过?去了解过他们的诉求?敌我双方开战前,尚需互派使臣,谈不拢才打。 

 你干了什么?什么也没干,就敢将这烂摊子往上汇报,那要你何用?” 

 唐安之将整条任务链上的官员,几乎都点了个遍。 

 事实就是—— 

 该办事的人都没办。 

 就讨论剿匪要不要进行。 

 难怪这么多次,连群山匪都打不下来。 

 唐安之再转身,冲燕帝一鞠躬,“父皇,这匪剿与不剿,儿臣以为并非高位者先下令,低位者去执行。而应当是臣属们各司其职,讨论出不同方法的可行性,再来请父皇裁决。” 

 “否则事情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届时百姓议论纷纷,认为陛下决策失误,而非臣子无能。父皇,您觉得呢?” 

 唐安之问得在场有关朝臣们,头皮发麻。 

 太子殿下不这样的! 

 他向来从情理出发,考虑山匪情有可原,可怜富户无辜受难,通情达理,几乎不为难他们这些大臣。 

 但谁能想到,他不通情达理的时候,他无差别攻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