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一个场合不同圈子
不知道接下来,铸梦基金对欧洲市场,是否有具体的规划?”
张伟豪目光扫过在座的几位欧洲资本大佬,语气沉稳地开口:
“之前我和保尔森财长聊过,尽管眼下金融风暴还在持续,但我依旧看好米国,以及整个西方市场的长期潜力。
后续铸梦基金不仅会维持现有投资规模,还会加大相关业务的投入,尤其是实体领域。
如果各位手里有优质的实体项目,比如制造业、高端农业或者基础设施,我们完全可以一起合作,共享收益。”
这话一出,客厅里瞬间安静了几秒。戴维罗斯柴尔德指尖轻轻敲击着沙发扶手,眼底闪过思索;
富兰克端着酒杯的动作顿了顿,若有所思地看向张伟豪;
安海斯和戴尔比斯的代表也交换了个眼神。
显然,张伟豪 “侧重实体、寻求合作” 的表态,正好戳中了他们当下的需求。
此刻西方金融市场动荡不安,资本都在寻找 “抗风险的出口”,而实体业务恰好是相对稳健的选择。
只是碍于场合特殊,几人虽有合作意向,却都没立刻接话 。
毕竟这场夜宴更像 “圈层破冰”,具体的合作细节,还需后续私下深入洽谈。
短暂的沉默后,弗朗索瓦率先打破僵局,笑着举起酒杯:“说起来,张总这次在次贷危机里的操作,才是真的让人拍案叫绝。
从做空次贷、两房,到抄底优质地产,每一步都踩得又准又狠,我们在欧洲都听说了不少细节。·第-一\墈`书~蛧` !首?发+”
这话瞬间勾起了其他人的兴趣。富兰克立刻接话:
“是啊,我还让银行的投资部门研究过铸梦的做空策略,发现你们总能提前预判市场波动,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张伟豪笑了笑,当然不能说自己 “重生预判” ,只用 “数据分析 + 市场逻辑” 打太极: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我们团队对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做了深度拆解,再结合宏观经济数据,提前预判了风险爆发的节点。
戴维罗斯柴尔德却不置可否,眼神锐利地看着他:
“‘捡低估资产’说起来简单,但能在风暴最烈的时候敢出手、敢重仓,这份魄力可不多见。
尤其是收购克莱斯勒大厦,看似是‘面子工程’,实则是在向市场释放信心。
这步棋,下得很高明。”
张伟豪心里暗自佩服老狐狸的眼光,表面却依旧谦虚:“罗斯柴尔德先生过奖了,我只是做了一个投资人该做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