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一个场合不同圈子(第2页)

 而且铸梦能有今天的操作空间,也离不开市场给的机会。

 若不是这场危机,我们也没机会接触到这么多优质资源,说到底不过是运气好点罢了。”

 接下来的话题,几乎都围绕着次贷危机的复盘展开。

 几人从雷曼破产的连锁反应,聊到欧洲银行业的潜在风险,再到实体产业的未来机遇,偶尔也会询问张伟豪对某一领域的看法。

 张伟豪始终保持着 “不卑不亢、点到即止” 的态度,既展现了对市场的洞察力,又不轻易暴露自己的核心布局,让几位大佬对他的好感又多了几分。,e*z.暁?说?惘. ~已`发*布!嶵,欣_璋?踕~

 夜色渐深,水晶吊灯的光芒依旧璀璨。

 张伟豪知道,这场看似随意的聊天,早已在他与欧洲顶层资本之间搭建起了 “合作的桥梁”。

 他的表态让对方看到了合作价值,而他对危机操作的复盘,则让对方认可了他的专业能力。

 接下来,只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这些 “口头意向”,就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合作项目。

 张伟豪端起香槟,轻轻晃动着杯中的酒液,心里清楚:这场看似简单的名片交换,早已悄然开启了与欧洲顶层资本对话的大门。

 而他那张低调的黑色烫金名片,不过是这场对话的 “敲门砖”—— 真正的合作契机,才刚刚开始。

 显然,铸梦基金在米国的一系列抄底操作,早已传入欧洲资本圈,而自己,如今已成了他们眼中 “值得结交的新力量”。

 能与这些欧洲顶层玩家同席,往后铸梦基金布局欧洲市场,无疑会少走许多弯路。

 眼看张伟豪与戴维等人的寒暄渐入尾声,弗朗索瓦笑着走上前,自然地揽住他的肩膀,半拉半引地将他带向另一桌:

 “走,带你认识些不一样的朋友,总跟那帮老古董待着,小心你身上也沾满腐朽味儿, 你本来就比同龄人沉稳,可别真把自己熬成‘小老头’。”

 张伟豪脚步微顿,心里暗自了然 。

 原来这就是顶级圈层的 “隐性划分”,即便在同一场夜宴里,也会依着资历、领域甚至年龄,悄然形成不同的交流圈子,且毫不避讳这种 “分流”。

 顺着弗朗索瓦的指引望去,另一桌果然坐着几位身着正装的中青年,年纪多在三十岁上下,少了几分戴维等人的老派庄重,眉宇间透着新兴领域的锐利与活力。

 “给大家介绍下,” 弗朗索瓦拍了拍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语气带着调侃又不失郑重,

 “这位就是最近在华尔街掀起风浪的‘东方镰刀’—— 铸梦对空基金的创始人,张伟豪张先生。次贷危机里做空雷曼、抄底克莱斯勒大厦,都是他的手笔。

 话音刚落,桌上几人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有人主动起身伸手,有人则在低声交流着 “铸梦基金” 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