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借“东风”
“我这次来,其实还有个私心,想跟你好好学学。^萝+拉+暁-说¨ ~埂¨薪/醉^全′
你这次在米国金融市场的操作,不管是对风险的预判,还是后续的执行节奏,都堪称教科书级别,
对我们制定金融风险防控政策,很有借鉴意义。”
这话并非客套, 他回去后要跟团队复盘次贷危机对国内的影响,
张伟豪这种 “一线实操者” 的经验,比纸上的数据更有价值。
张伟豪连忙摆手,姿态放得很低:“杨主任您太抬举我了,就是年轻人胆子大,没多想就往前冲,
其实好多决策都是‘误打误撞’,运气成分占了大半。”
“哈哈,你这谦虚劲儿倒是难得。” 杨斌被他逗笑,从口袋里掏出手机,“这样,咱们互相留个联系方式。
以后你要是有什么想法,或者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不用绕圈子,直接找我就行。”
这话像颗定心丸,张伟豪心里瞬间亮堂起来,
杨斌主动留联系方式,明摆着是 “递橄榄枝”,把他划入了 “重点关注” 的对象里了。
他连忙掏出手机,存好杨斌的电话后,又笑着说:
“有您这句话,我以后再去米国,心里就有底了,再也不怕被人‘卡脖子’了。”
杨斌同样存好张伟豪的电话,看着他玩笑式的表态,嘴角噙着笑没接话。`二_八_看-书^网¨ .无+错/内_容¢
他收起手机,语气重新变得郑重:“后续的事你也不用急,过两天我让发改委和科技部的同志跟你对接。
你的项目只要符合国家鼓励的方向,不管是政策倾斜,还是资源对接,我们都能给你搭好桥,让你少走弯路。”
“那真是太谢谢您了,杨主任!” 张伟豪的语气里满是感激。
杨斌拍了拍他的肩膀:“不用谢我,你把钱投在国内实体经济上,本身就是在为国家做贡献。
我们只是做好该做的事,给实干的人搭好舞台。”
办公室里的阳光正好,透过窗户落在两人身上,之前的微妙紧张感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 “双向信任” 的轻松氛围。
张伟豪看着手机里杨斌的联系方式,心里清楚:
这不仅是一个电话号码,更是他扎根国内市场的 “通行证” 接下来,
他的布局,终于能从 “单打独斗”,变成 “借势而为”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