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人民群众的狂风暴雨(第2页)
又想起 “东来”和“海底火锅” 。
后世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店铺,哪一个不是靠 “超出预期的服务” 站稳脚跟?
东来的无理由退货、免费送货,海底火锅的美甲、眼镜布,看似是 “小恩小惠”,
实则是把 “用户放在心里” 的细节,这些细节堆在一起,就成了别人抄不走的竞争力。
“好的产品加上更好的服务,才能成就一家伟大的公司。” 他想起以前在哪本书上看到的这句话,顺手抄在笔记本旁。*萝*拉_暁?说- /追^蕞~新~蟑\洁/
对他来说,母亲要做的超市和酒店,“服务” 是表象,“产品” 才是根本。
超市的 “产品” 是货架上的每一样东西,酒店的 “产品” 是每一次住宿体验,少了 “好产品” 的支撑,再贴心的服务也只是空中楼阁。
提起笔又写下 “三产联动” 四个字。
家里的产业不能零散着做:西部地产是 “载体”(提供超市、酒店的场地),超市和酒店是 “终端”(直接服务消费者),但中间缺了 “上游供给”。
就像超市里的蔬菜水果,要是依赖散户供货,不仅质量没保障,价格还不稳定。
“要从源头把关。” 张伟豪在纸上画了个箭头,从 “农场” 指向 “超市”。
白天跟母亲提的 “熟食区”“休息区” 好落地,但食材的安全和品质才是长久之道。
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在西部承包一片农场,种蔬菜、养家禽,从播种、施肥到采摘,全流程自己把控,每一批食材都要经过检验。
这样摆进超市货架的东西,才能让顾客买得放心。
他想起后世那些食品安全事故,一旦出问题,消费者宁愿花几倍的钱买 “放心菜”,也不愿再碰没保障的产品。
“价格贵?” 他在笔记本上打了个问号,又立刻划掉。
当顾客觉得 “这东西安全、值这个价”,就不会在意多花几块钱;怕的不是贵,是花了钱还买不到安心。 “农场 - 超市 - 酒店” 的链条渐渐清晰:农场种的蔬菜,一部分直供超市,新鲜又便宜;
一部分送到酒店后厨,做给住店的客人吃,能打出 “新鲜食材” 的招牌;
甚至还能搞 “农场体验”,让顾客去农场采摘,再带回超市加工,这样一来,三产就联动不就起来了,不是各自为战,而是互相支撑。
张伟豪合上笔记本,揉了揉太阳穴。
比起做空次贷的 “快钱”,做服务业、搞实业要慢得多,也琐碎得多,但他知道,这些 “慢功夫” 才是西部系能长久走下去的根基。
张伟豪靠在沙发上,心里却格外透亮。
现在的他,最适合沉下心做这些 “慢节奏” 的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