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新官上任的试探(第3页)

 毕竟,对投资公司来说,为股东创造收益,才是最核心的目标。”

 一句话把话题拉回 “商业本质”,既没有泄露具体计划,也维持了礼貌的分寸。

 办公室里的对话看似平和,实则每一句都暗藏博弈。

 盖特纳既想要铸梦的资金,又想摸清投资背后的 “意图”,张伟豪则要在守住底线的同时,不让合作氛围破裂。

 盖特纳看着张伟豪,语气忽然变得热络,像是在分享 “优质商机”:

 “其实美国还有很多值得布局的好项目,比如文化产业, 你们华夏来的投资者,不是一直对好莱坞很感兴趣吗?”

 张伟豪一听瞬间明白,这哪里是推荐项目,分明是在 “引导” 他的投资方向。

 盖特纳显然是觉得,铸梦的资金过多流向金融和科技领域,让他有些不安,所以想把钱往 “风险更低、对核心产业影响更小” 的文化产业引。

 他面上不动声色,顺着话茬笑道:“确实,我个人也喜欢看电影,

 说不定后续真能推动铸梦投资几部好莱坞影片,既能赚点收益,也能丰富下投资版图。”

 嘴上应着,心里却忍不住腹诽:这盖特纳看一米六娃娃脸,满肚子的坏水。

 没等他细想,盖特纳又抛出了第二个 “建议”:

 “还有这次受金融危机冲击的房地产企业,不少都面临不良资产处置,不知道张先生对这一块感不感兴趣?”

 这话更明显了,房地产是重资产领域,资金进去了就很难快速流动,而且对美国的核心技术、产业命脉造不成任何影响,恰好是盖特纳眼中 “安全的投资方向”。

 张伟豪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回应:“这个领域我们一直在关注,铸梦的团队已经在做评估了。

 对于位置好、有长期增值潜力的不动产,我们肯定会考虑购买,

 而且,我们不是已经和特普集团有合作了吗?

 之前收购的部分资产,就涉及房地产领域,后续要是有合适的机会,也会继续深化合作。”

 他特意提到与特普集团的合作,就是想传递一个信号:铸梦在房地产领域已有布局,不用再刻意引导;

 同时也暗示,自己的投资逻辑是 “看价值” 而非 “看领域”,不会因为外界的建议就改变方向。

 盖特纳听他这么说,脸上的笑容没变,眼神却深了几分。

 他能听出张伟豪的 “软拒绝”,知道对方没有被自己的话带偏,依旧有自己的投资节奏。

 但他也没有继续追问,毕竟现在还需要铸梦的资金来稳定市场,不能把关系闹僵。

 办公室里的气氛又恢复了表面的平和,可两人心里都清楚,这场关于 “投资方向” 的博弈远没结束。

 盖特纳想把铸梦的资金框在 “安全区”,张伟豪却要在合规的前提下,继续往科技、半导体这些 “未来赛道” 钻。

 一个要守住美国的核心利益,一个要为自己的科技体系铺路,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得在试探与平衡中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