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天津港消息,林渊心思渐起(第3页)
红星公社今日逢集,有老乡会带自家漏的优质红薯粉条来卖,价格实惠。
林渊没直接回四合院,而是骑着车奔了红星公社。
逢集的日子,公社比平时热闹不少。
土路两边摆满了摊位,卖农产品的、卖山货的、卖手工品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林渊推着车,目光锐利地扫过一个个摊位。
果然,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看到一个穿着打补丁棉袄的老农蹲在那里,面前摆着几个麻袋。其中一个麻袋口敞开着,露出里面色泽温润、粗细均匀的红薯粉条。
林渊蹲下身,抓起一把粉条看了看,手感干爽,轫性也好,确实是好货色。
“老乡,这粉条怎么卖?”
老农抬起头,脸上带着庄稼人的憨厚和一丝焦急:“同志,您诚心要,给……给一毛五一斤吧!市里都得卖二毛五呢!俺这就剩这点底子了,卖完俺好回家。”
价格确实比市面低。
林渊心里有数,情报无误。
“行,您这些我都要了。称一下吧。”
林渊爽快地说。
老农喜出望外,连忙拿出秤杆子,仔细称重:
“十斤三两,算您十斤!一块五!”
林渊利落地付了钱将这十斤粉条用空麻袋装好,牢牢捆在自行车后座。
这年头,优质的粉条可是好东西,能放很久,炖菜、包包子都香。
骑着车,驮着粉条回到四合院时,天已经黑了。
刚进前院,就听见中院传来贾张氏那特有的、拉长了调的哭嚎声和咒骂声:
“哎呦喂!这日子没法过了!吃的这是猪食啊!剌嗓子眼儿啊!某些人就是黑心烂肺!舍不得买点好粮,就想活活噎死我这老婆子啊……我可怜的东旭啊……你怎么就扔下妈走了啊……”
然后是秦淮茹带着哭腔的辩解:“妈!您小点声!这棒子面就是这样的,细面的粮票不够了,我……”
“不够?钱呢?钱都哪去了?是不是又贴补给哪个野男人……”
贾张氏的声音尖厉刻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