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出征

 等到了西水门码头,这些日子好不容易聚拢的近三千乌合之众,就只剩下了千人多一点。\b!i·q¢i¨z*w¨w?.*c^o!m¨ 

 杨凡的千总一部这些日子也充斥了许多流民乞丐,这一路上无一例外也随着逃散了个干净,现在他的队伍,勉强还剩下接近三百人。 

 经过这些行军经历,杨凡也有了些经验,急忙改变之前策略,安排张攀和石望,连带着吴广余和寇汉霄的亲信,将这些人围拢在中间,防止他们再持续逃逸。 

 这短短数个时辰的经历忍不住让杨凡想起了戚继光,相传一代名将戚继光扫灭倭寇之后,又被朝廷调去北上与蒙古人作战。 

 戚继光受命总理蓟州、昌平、和保定三地的防务,次年又兼任蓟州总兵。到了北地,戚继光渐渐放弃自己在江浙使用的鸳鸯阵,转而将车营发扬光大。而车营除了防御力高,可应对蒙古人骑兵冲击之外,更多的其实是限制己方士兵逃散。 

 未思胜先思败,在打败敌人之前,先考虑如何防止自己部队率先崩溃,这是基本逻辑。一代名将戚继光尚且如此,杨凡更深知该当如此,同时也认识到自己需要学的有很多。 

 余下未逃散的士兵登上谢士章准备的江船,陆续沿途沿着长江西进。\鸿-特¨晓`税′惘_ *醉′新?璋?结\庚_薪·筷-途径泸州,听闻泸州守备侯采还在和属地官府拉扯开拔银的数量问题,一首未有解决,也不见打算动身的迹象。 

 周大焦本是计划与侯采合并一处,再共同南进的。但对方出兵日期遥遥无期,文官催促又很急,他也不可能停下等他,只好自顾自带军坐船沿着赤水河,经过遵义,再沿着大小支流不断往昆明方向前进。 

 过了泸州,也就过了蜀地平原,一头扎进了西南的十万大山之中。 

 江船上的士兵逃散又日益严重,光靠自己亲兵和骨干镇压着实有些首尾难顾,不少士兵为了不上战场搏命,趁着天色暗下,首接跳入水中游泳逃跑,每一天队伍都有新的缺额,守备营缺乏有力的基层组织,这种情况根本难以杜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