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军器(第2页)
杨凡和虞承文也知道怪他没用,只能跟着大使又去检阅工匠。
新的上官来,旧的大使离任。
所以今天召集了几乎所有在籍的匠户。杨凡陪着虞承文一一点人,瞧见这些匠人大多面黄肌瘦,精神萎靡不振,身上的衣物破旧,补丁摞补丁。?白!马¨书/院^ ′庚′鑫~醉.全^
杨凡目光扫过去,个个都是噤若寒蝉,浑身打抖。一旁的虞承文一时间也是看得呆了,瞧见这烂摊子细细总总,心头不免戚戚。
这头,军器局大使一一点了匠户,再将名册移交到虞承文手中,两人便算交接完了手续。
虞承文一个人又在军器局东看看西摸摸,转来转去。
杨凡本也随意逛了一阵,但无论他怎么看,眼前的军器局和一个破烂小作坊没什么太大区别。
只看得自己心头烦躁,便率先出了车间呼吸新鲜空气,倘若这时手里有烟抽,他肯定还会点上一杆。
约莫一个时辰之后,虞承文己经将里边观察了一圈,心头大概有了数,这才回到杨凡身边。
杨凡马上回过身询问道:“如何?火铳、火炮制造可有问题?”
虞承文难得的面色严峻,他给出了自己对当下军器局的评语:“破败凋敝,工匠寥寥,炉火不兴,难成器也。”
杨凡口中吐出一口寒气,面色不变道:“如果要达到批量造火铳、火炮、铁甲的程度,需要哪些攘助,大可一说?”
虞承文眼神中闪过一丝希望,来时路上杨凡就己经表达了只要重庆军器局按照对方意愿生产制造,杨凡就可以提供给他朝廷拨款以外的资金。
这对虞承文来说并非什么选择题,而是单选题。
重庆营兵部队就两江守备营一支,于公于私,军器局生产制造的武器装备也是供应给两江守备营。
更何况就现在而言,这军器局积弊己久,仅靠朝廷的那丁点儿拨款,要想恢复正常的生产没有数年甚至十年之功根本做不到。
虞承文等不起,杨凡也等不起,甚至满怀期待的陈士奇也等不起。
想到此处,虞承文己经彻底将自己这个九品大使当成了杨凡的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