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甲胄(第2页)

 杨凡点头赞同,他自己曾在电子厂干过,对在工厂用人这事颇有造诣,他说道:“此事简单,明日起整体把局内工匠的月银提上去,再在军器局内实行计件制度,增配品控匠,每个工匠符合工差的工件才算计件, 

 至于工匠不够一事,你可去重庆城内甚至周边州县招募,需要多少银子去找两江钱庄的谢如烟支取,但需列清楚账目给她。?顽*夲¨榊\栈? ¨首^发+” 

 虞承文称是,随后又说:“若要火铳可用且不易炸膛,枪管还需选用熟铁和优质钢,经锻打、卷焊、镗削,外加枪机部件,再制作准星、通条等附件后,将各部分组装最后试射校准。” 

 “可,需要的材料、工具、器械,都找谢如烟支要。”说完,杨凡又问:“不知工匠、器械都准备好后,火铳一月产量能有几何?” 

 虞承文唤人拿来纸墨和算盘,趴在桌上写写算算,半刻钟之后才抬头回答:“鸟铳工序繁琐,枪管锻造是核心工序,仅镗削内膛使内膛光滑这一步,每个工匠就需耗时数个时辰至一天。 

 成熟制铳工匠一月至多可以制造三杆可用鸟铳。军器局募齐工匠之后,我估算一月不做其他,仅造鸟铳,至多能月造五百杆。” 

 听了这个数字后,杨凡连连摇头,他说:“我有个建议,不要每个工匠单造一杆完整鸟铳,你将每个步骤分散开来,比如做枪管的只做枪管、做枪机的只做枪机,再指定工差和质检匠,最后再组装在一起,如此形成流水线效率会快很多。 

 更何况如此大批量装备鸟铳后,日后维修更换,所有配件都是统一公差,维修更换便宜快捷。” 

 虞承文侧头思考了一阵,觉得杨凡言之有理,如此一来每个工匠所造不再不同,制造速度虽没试过还不知快不快,但日后维修更换配件肯定方便不少。 

 于是他赶紧拿出自己本子,边记边点头道:“属下记下了。” 

 火铳的事情有了结果,杨凡又说其他的:“铁甲呢?铁甲也需要同步打造,需要什么东西,也是找两江钱庄支要。” 

 虞承文见杨凡如此大刀阔斧制造军备,初看破败军器局的阴霾一扫而空,眼神逐渐充满干劲。 

 他出自宗族大家,平日又以族中大佬虞允文为榜样,兵书、武备几乎都有涉猎,说起铁甲也是头头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