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野战炮(第3页)
通过机动性、集中火力、多兵种协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战场歼灭效率。
其战术并非单纯的“大炮兵主义”,而是以炮兵为“手术刀”,精准切割敌方阵线,配合步兵骑兵完成致命打击。
这种“火力-机动-决策”的三角模型,才是杨凡熟悉的现代陆战的雏形。
其至今仍在影响军事思想,正如二战名将隆美尔所说:“拿破仑教会我们,胜利属于能最快集中火力,并让敌人始终处于失衡状态的一方。”
杨凡将自己来自后世的构思向虞承文娓娓道来,这种现代陆战的概念虞承文从未听过。
他听完后消化了许久,又仔细研究了许久,才大概明白了杨凡的思路,他思索之后抬头道:“大人一语惊醒梦中人,属下佩服。”
话音落下他又说到:“属下听大人所言,想要的这的火炮颇像佛郎机炮,但又不是子铳预装,仍是前装。
只是更讲究规模化、标准化,这些都需要精度,许多都涉及到红夷的那些玩意儿和器具,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制成的。”
杨凡深以为然,科技进步非一日之功,这他是知道的,而且关于制造火炮这些方面,他没有虞承文专业。
他只是能从未来者的角度首接给予正确答案,指引正确方向,至于如何达到目标最好交给专业人士。
杨凡说道:“军器局百废待兴,事情千头万绪,优先火铳、其次铁甲,这两个是最要紧的,至于火炮,既然要用到许多红夷的工具器械,反正我们还要买燧发铳仿制。
不如火炮我先派人去濠镜澳找,看有是否有轻型火炮,如果有,我们就买来当做样炮,在此基础上升级、仿制,如此便能省去许多功夫。”
虞承文点头称是,现在军器局别说火炮,造把火铳都费劲,火炮的事情的确只能缓缓。
至于找红夷买卖的地方,那自然是濠镜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