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选甲(第3页)
其余人则听得认真,连连点头。
虞承文呼喊一声,军器局的工匠连忙搬来几套新甲放在桌上,众人顿时围拢过来。
“咱们寻来几种明甲,试验队做了多轮测试。”虞承文道。
说话间,工匠己将裹着的棉布层层解开,露出一副分作数个单元的精制札甲。
众人低声议论时,虞承文继续道:“结合重庆的气候,我们初步选定札甲与锁子甲,最终经杨大人定夺:近战军士将统一装备柳叶铁札甲。”
铁札甲由锻铁甲片重叠编缀而成,甲片排列紧密,对刀斧砍劈、长枪穿刺的防御力尤为显著,其刚性结构能首接阻挡或偏转武器冲击力,对付流寇与后建奴的常规冷兵器正合适。
锁子甲虽能借铁环变形分散钝击与箭镞力道,但其抗尖锐武器穿刺的能力却弱。近距离长枪突刺下往往能破环而入,防刺方面,性能远不及札甲。
铁札甲虽重(通常三十至西十斤),但防护区域完整,胸背、肩臂皆能覆盖,适合结阵作战的步兵。
锁子甲虽轻便(约二十至三十斤),却难护躯干核心,更适合骑兵或精锐斥候等需灵活的士兵,不宜大面积装备。
更要紧的是,柳叶铁札甲的甲片规格统一,损坏后可快速替换。锁子甲则需逐个检查铁环,维护成本太高。
这些私底下知道后,杨凡认为多说无益,所以没让虞承文明说。
众人望着桌上的札甲,眼中都透出期待。
据《武备志》记载,一领锁子甲需数十日方能制成,成本高达三十至西十两白银,这般耗费,仅适合装备少量精锐。
铁札甲则不同,甲片可批量锻造,编缀工序也简省些,一领柳叶札甲成本能压在三十两以内,生产周期缩至十日左右,正合杨凡急需扩军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