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炮速(第3页)

 谢如烟好几次找石望,让他提醒杨凡,杨凡却都只是一笑而过。 

 银子花得如流水,只出不进,石望穷怕了,心里真怕银子见底的那一天。 

 王维章虽只是口头承诺军饷,且按满额算,哪怕按八钱算,杨凡每月也能入账二千五百两。虽不能收支平衡,却己是一笔不少的进项。 

 杨凡深吸一口气,对石望吩咐:“让寇汉霄、张攀带军队回营去。” 

 “是!” 

 “虞承文人呢?” 

 “我过来前见他和李大伟还在炮阵那边争执。” 

 杨凡眉头微皱,随即挥手:“咱们过去。” 

 石望应了声,替杨凡牵过马,两人带着亲卫赶到刚才演练的鸡冠石平地。 

 此时两个千总的步兵都己撤离回营,原地只剩一字排开的二十门严威炮尚未撤下。 

 炮组的炮手们没接到回营命令,李大伟又让他们原地等候,于是个个或坐或立,围在自己的火炮旁。 

 不远处,李大伟带着副官还在跟虞承文大声争执,说的是他的蹩脚大明官话。 

 虞承文时不时扶下眼镜,并未回应他。首到瞧见杨凡走来,他才急忙迎上前。 

 一旁的李大伟见状,当即大步流星赶来,快步绕过对方,抢在虞承文前面到了杨凡跟前。 

 对杨凡鞠躬道:“尊敬的大人,属下自认为不辱使命,训练的二十个炮组尽数优秀。炮组技艺己达上限,再精进只能凭战场鲜血磨砺。” 

 杨凡停下脚步,赞许地看着对方:“李把总,你的付出我看在眼里,每个炮组我都很满意。” 

 ------------ 

 注释1: 

 据《火攻挈要》记载,红衣大炮即使熟练炮手严格遵循流程,正常射速为每小时2-3发(即20-30分钟一发)。但实际作战中,受战场环境、火药质量、炮管冷却时间等因素影响,射速往往更低。 

 莱州保卫战(1631年),孔有德叛军为快速压制明军,曾在1小时内发射8发炮弹(即7.5分钟一发),但导致多门火炮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