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新腔(第3页)
堂中议论声渐大。
这般奇腔怪调,众人走南闯北也未曾听过,虽觉特别,却总嫌粗俗,难登大雅。
此时忽有古琴泛音升起,又添了几分昆腔韵味。
那青衣女伶接唱:
「待上浓妆好戏开场,台上悲欢皆我独吟唱,
翩若浮云着霓裳,落幕鬓边皆染霜,
丹青如画身轻如纱,台上风光台下诉断肠,难却数十载满袖盈暗香…」
她戏腔刚起,堂中杂响骤然停歇。众人还未回神,又闻箫声呜咽,恍如山城夜雨。
谢如烟与青衣女伶交替唱和,重复着那曲词,首至乐声渐弱,如江船远去。
堂园中权贵再看台上二人,只觉朱颜清瘦,余韵绕耳。
短暂沉寂后,掌声如潮涌起。谢如烟与青衣女伶未作耽搁,又开了第二首。
台下的杨凡身为东道主,坐在第一排,左侧是兵备道陈士奇,右侧是知府谢士章。
此刻见反响不错,心头也是大石头落地。
谢士章缓缓睁眼,依旧回味着曲词。
“律感十足!”
谢士章先是给人这等评语,随后又补充道。
“这‘细把眉眼描摹,额间点朱砂的红’,这般妆造暗合《东京梦华录》所载‘抹额’之制,足见作词者功底。只是用了复调织体,稍显通俗,欠些雅韵……”
他沉吟片刻,转头对杨凡道:“若杨守备愿意,本官倒可为这词曲润色一番,定调整理后定能更妙!”
杨凡故作大喜:“大好!末将正觉少了些什么,却又说不上来。谢大人肯费心,属下却之不恭!”
他才不管谢士章改得好不好听,这位知府最爱钻研诗文韵律,有他背书,这新腔曲子便多了几分分量。
“无妨。”
戏台上第二首的戏腔响起,谢士章急忙转头凝神细听,不再与他言语。
杨凡陪听片刻,忍不住回头望去。
唐家人被安排在不远处,唐其瀚、唐文卓坐在主位,却不见唐文瑜。
他举目西望,才忽然发见唐文卓身侧有数个丫鬟皆蒙纱而立,其中一抹倩影如识。
他这才认出,唐文瑜今日竟一身丫鬟装扮,蒙着纱,怯生生地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