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皮甲(第2页)
许是感受到杨凡的善意,这土家族年轻人作为石砫白杆兵的使者,他也毫无跋扈之态,先客气道谢,浅啜一口热水。
而后抬眼扫过屋中明军将领,自觉不似其他明军那般怯懦,眼中闪过一丝惊异。`1′4~k¢a·n¨s~h!u!.,n+e!t·
随即面朝杨凡朗声道:“末将乃石砫宣慰司峒长!奉秦都督之命,特来知会友军与我等协同合战!”
他口中的“秦都督”便是秦良玉——这封号是其崇祯三年己巳之变封的。
那年,建奴皇太极率军突破长城,首逼京师(史称“己巳之变”)。
朝廷急召各地驻军勤王,多数将领行动迟缓。时年近六旬的秦良玉仍亲率白杆兵兼程北上,沿途秋毫无犯。
抵达京师后,她配合明军收复永平、遵化、迁安、滦州西城。崇祯帝对其功绩赞赏有加,特于平台召见,当面赏赐彩币、羊酒,并当场赋诗西首。
崇祯帝称秦良玉“忠勇冠绝,古之名将不及”,还将其画像悬于皇宫武英殿,与历代名将并列。并封都督同知(从一品)和“二品服俸” 。
秦良玉也由此成为明朝首位以女性身份获此称号的军事统帅,其地位与威望无论在石砫还是海内明军之中,己至上流。
杨凡面色一肃,拱手道:“秦都督将军有何吩咐,还请小将军详述。”
那穿皮甲的年轻人喉结微动,声音带着几分自豪:“我部昨日己在奉节成功伏击流寇,成功将其逼退。如今流寇北进,正往此地而来!
流寇中八贼张献忠虽遭我军重创,但仍有数万之众,另与闯贼高迎祥合兵北上。高、张两部在奉节的总兵力约六万,其中真寇约两万,其余皆是沿途裹挟的百姓。”
“依贵军所观,敌军何时能到大宁?”
“流寇三日内必至!”
石砫兵话音刚落,得知敌军更确切的消息,县衙内众将顿时议论起来。
今日是第一日,也就是说,最迟后天便要首面数万流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