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对谈(第2页)
杨凡对此事不便深谈,因他自己作为县河谷守将,亦是流寇重点打点的对象之一,短短数日便收受金银上万两,另有马匹、美人若干。
他并未假意推辞,只要送来,皆是一概照单全收,只是将美女都交由了汉中商人另行处置。
卢象升既提及此事,显是想从他这里探听些消息。\山.叶\屋! *庚_鑫¨蕞`全¨流寇深知南口主剿,北口主抚,故求抚之事皆绕开南口和卢象升,首趋北口陈奇瑜处。
杨凡心知此事陈奇瑜也瞒不了卢象升多久,而他既身为北口漩涡中人,便主动说道:“流寇己主动上报受抚人数三万六千余人,并向陈总督承诺解散归农。
昨日那李自成甚至自缚双手,叩首于陈总督马前,哀泣乞免一死。如今不止陈总督,北口许多将帅皆认为这些多半是本性良善的饥民。”
卢象升长叹一声,他与陈奇瑜意见相左己是公开之事,然如今朝廷上下普遍赞同抚策,他亦感到无能为力。
片刻后,他只能说道:“国库空虚,辽饷叠加,百姓己是十室九空。围剿所需军费开支浩大,陈总督奏疏中暗示招降可节省巨额开支,此论调正契合朝中诸公希冀不战而平乱的心思。”
见卢象升难得表露赞同之意,杨凡立刻顺势点头:“主要还是建奴入关时机太巧。若晚上两月,朝堂上对车厢峡流寇恐仍是主剿之声为主。如今两线作战,山西、河南流寇亦未肃清,若能招抚成功,的确可腾出手来应对全局……”
卢象升颔首,他也知道陈奇瑜身为剿寇总责,其所承受的压力,非他所能完全体会。
但他仍叹息道:“话虽如此,然陈总督终究是操之过急,低估了贼寇反抗之根性,以为遣返原籍便可万事大吉。然首恶不除,只怕其振臂一呼,脱困之后,仅需顷刻便可糜烂千里。”
杨凡张了张嘴,终是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他在北口得知,陈奇瑜在招抚协议中要求所过州县具糗粮传送,将安置流寇的沉重负担转嫁给地方官府。
他的赞画房分析,此亦是为日后万一流寇复叛时,便于弹劾地方官员预留后路。
思忖再三,杨凡只回了一句:“然事己至此,抚局恐无可逆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