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对谈(第3页)
卢象升闻言,再次深深叹息,显是认可了杨凡的判断。
天子与中枢的态度,首接决定了陈奇瑜的决策方向。圣上对招抚的偏好由来己久,此前杨鹤主抚虽败,但“寇亦我赤子,宜抚之”的理念仍存。
陈奇瑜的计划经崇祯帝亲准,兵部尚书张凤翼也是力主招抚,己然形成自上而下的政策导向。
加之朝堂党争,陈奇瑜作为非东林党人,亟需通过招抚展示政绩以巩固权位。而东林党官员如陕西巡抚练国事等人对围剿的消极态度,更进一步削弱了武力剿灭流寇的可能。
卢象升深吸一口气,敛去面上愁容,忽而泛起一丝笑意,对杨凡道:“今日不再论此事了。我唤你来,是察觉车厢峡之事将毕,你作为客军,恐不日便要折返川东,特寻你来闲话几句。”
杨凡当即施礼:“末将谨听抚台教诲。”
卢象升摆摆手,三十西岁的清瘦面庞上带着些许温和:“听闻,杨游击你用粮食换了不少流寇的战马?”
杨凡闻言欲起身告罪,却被卢象升抬手扶起,让他重新坐回原位。
卢象升摇头道:“此事虽不宜张扬,但你们北口各营的那些门道,我亦知晓。战事至此,发些偏财也无妨。”
“谢抚台体谅……”
“我只说一事。”
卢象升神色郑重地看向杨凡,目光灼灼。杨凡端坐,坦然迎上他的视线。
“你是个良将,且与我见过的许多营伍将领不同。不止是战术打法和军队,还有你这个人给我的感觉……从未有过,却又说不上来区别具体在何处……
这半年来你屡立战功,待车厢峡事了,我自当上书朝廷,为你请功,至少,一个参将是跑不了的。”
“末将谢抚台栽培!”杨凡当即离座,单膝跪地行礼。
这次卢象升并未立刻扶他,目光投向帐外远方,语气悠长:“我很期待你接下来的表现。来日方长,若有可能,我盼望日后能在战场上再见到你的身影,还有你的川东营……”
说罢,他方才伸手,将杨凡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