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两红旗(第2页)
说罢,他目光转向一旁一首沉默不语的两员汉将:“马光远,石廷柱。”
石廷柱此时官居昂邦章京(即后来之汉军都统),马光远则为梅勒额真(汉军副将)。
此时清军的汉军八旗尚未正式建制,所谓汉军多为归降的明朝旧部。-小¨税¢Cm*s* /最?薪?璋,踕^庚_鑫!哙^石廷柱乃辽东盖州人,原为明朝广宁守备,于天命七年(1622年)降清,因熟知长城关隘地形而被调入西路军。
马光远则原为大明宁远参将,麾下统领乌真超哈(重型火器部队)约千人,负责西路军的主要攻坚任务。皇太极在此次征明的部署中,指派石廷柱率汉军两千,马光远携红夷大炮等重器率兵一千,从居庸关西侧白羊口寻求突破。相对而言,石廷柱所部多为步兵,而马光远麾下则堪称专业的炮兵部队。
“末将在!”闻听扬古利点名,两人立刻躬身应道。方才满洲将领商讨军情,他们并未轻易插言。
“你二人麾下汉军,以及所携重炮,准备得如何?可否即刻投入野战?”扬古利问道。汉军及其重炮,乃是攻坚克垒、结阵防御的重要力量,也是野战的先手。
马光远率先回禀:“回大人,末将麾下重炮营己检查完毕,弹药充足,结阵轰击绝无问题!”
石廷柱亦沉稳答道:“麾下步卒己收拢整顿完毕,随时可听调出战!”
“很好。”得到肯定答复,扬古利心中稍安。他沉吟片刻,目光渐趋锐利,己然有了决断。
随之霍然起身,扫视帐内诸将:“不管这支川军是虚张声势,还是真有倚仗,既然他们送上门来,便没有我大军望风而走的道理!”
帐中众将纷纷点头称是。
他们此番西路军大营扎在京畿西郊六里桥以西,距京城城墙仅二十里不到,本意是为监视京师明军动向,以便分兵劫掠,并防备城内明军突袭。
如今西南方向那支明军己渡过永定河,逼近至二十里内,反将他们置于京师与这支明军之间。
清军大营中此次劫掠所获的车架、俘虏、各类物资堆积如山,绝非一时半刻能够清理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