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对阵(第2页)
川东参将杨那面醒目的大纛之下,亲兵司、散兵司一同,皆席地而坐,抓紧这战前最后的片刻宁静。
前排长枪如林,锋刃寒芒与士卒身上铁甲的鳞纹,在秋日骄阳下漾开一片冷冽的波光。
整个军阵肃静异常,只闻坡顶长风卷动“杨”字大旗发出的猎猎声响。
杨凡按剑立于坡腰处,手中千里镜里,清军阵列依旧牢牢固守于青木塔高地,毫无主动出击的迹象。¨0~0-晓¢说,惘- !已?发+布`罪\鑫.彰,劫^
唯有蒙古骑兵游弋分散于两翼,其态势也不似要进攻,反倒更像是在防备明军撤退,欲断他们退路。
“建奴意在拖延。”他放下千里镜,声音带着一丝凝重,“恐怕是想要等阿济格的中路主力过来,对我军形成夹击。若待其中路大军合围而至……我军便将陷入重围,胜算几无。”
盖世才适时插言,提供最新情报:“据夜不收最新哨探,建奴并未倾巢而出,其正红旗仍留守大营,看押掳获的物资人口,并防备京师京营可能的出击,京营有千人上下出城背靠城墙列阵。
眼下,我军需要正面应对的,主要是西千镶红旗建奴兵、三千汉军以及千余蒙古骑兵。”
“好!六千对八千,优势在我!”
杨凡语气中带着决绝。
赞画周博文眼睛眯成细线,闪过一丝冷光:“敌将想让咱们去攻他的高地,我们昨夜俘获的那三十七名建奴哨探,此刻正可派上用场。”
杨凡朝身旁的石望微微颔首。
“将俘虏押至阵前!”
石望会意,立刻扬声大喝,“割耳插箭!让对面的建奴好好瞧瞧,他们巴牙喇精锐的下场!”
令旗挥动,坡地间骤然响起一片用蒙古语和满语发出的怒骂与哀嚎。
三十七名被剥去甲胄、仅着单衣的清军精锐斥候,被铁链锁拿,粗暴地拖拽至军阵最前方,暴露在两军视野之下。
与此同时,距林青塔二十里之外的广宁门城楼。
崇祯皇帝朱由检不顾身后几位大臣近乎哀求的劝阻,执意踏上了城楼最高一级台阶。
他此行极为突然,几乎是拍案而起便要亲临前线观战,仪仗一切从简,甚至厉声呵退了多数意图跟随劝谏或护驾的官员,只带了极少数的内侍、贴身护卫以及兵部、内阁的核心成员。
京营与锦衣卫早己沿途净街开道,此刻将广宁门内外围得水泄不通。
尽管清军大营尚在十里之外,绝无可能突然袭击至此,但京营仍如临大敌,在城下部署了重兵,以防万一。
崇祯己久未出宫,此次几乎是凭着一股血气涌上头。
然而,当他真正站在这巍峨的京师城墙之上,仰望京畿上空那湛蓝如洗、万里无云的苍穹,感受那毫无遮拦的毒辣日头炙烤着大地时,心中不禁感慨这本该是个秋高气爽的好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