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对阵(第3页)

 可眼下,京师西郊弥漫的肃杀之气,却沉重得几乎令人窒息。 

 “陛下,城头风大且险,流矢无眼啊……”首辅温体仁带着几位阁臣上前,试图做最后的劝谏。 

 “闭嘴!” 

 崇祯头也不回,声音里压抑着焦躁与一种近乎偏执的坚决,“温卿若惧,可自行回去!朕的将士正在城外浴血搏杀!朕岂能安坐于深宫之内,只听那些模棱两可、语焉不详的塘报?!” 

 他快步走到垛口前,极目向西远眺。 

 天地相接之处,烟尘隐隐浮动,但那具体情形,于肉眼而言,不过是地平线上一些难以分辨的细微蠕动,渺若沙粒。 

 “皇爷,千里镜。” 

 司礼监太监王承恩深知皇帝脾性,不敢再多言,只是小心翼翼地将一具精良的单筒望远镜双手奉上。 

 崇祯几乎是抢一般抓过千里镜,迫不及待地拉开镜筒,将眼睛紧紧贴上冰凉的镜片,焦急地向西郊战场望去。 

 然而,镜筒里的世界依旧模糊而遥远。 

 他只能看到大地上铺陈开大片移动的色块,如同搅动着的暗红与土黄浊流。 

 偶尔有点点寒光闪烁,那或许是兵甲反射的阳光;一些更深的阴影在缓慢地移动、碰撞、分离。 

 他竭力试图分辨旗帜、阵列、甚至士卒的轮廓,但遥远的距离无情地吞噬了一切细节,留给他的只有一片朦胧而混乱的战场剪影,无声,却倍加令人心焦。 

 “唉!”崇祯皇帝无奈地放下千里镜,重重叹了口气。 

 恰在此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与喧哗由远及近,自西郊方向传来,首至城下。 

 几名背着认旗、风尘仆仆的京营夜不收被快速引上城楼。 

 为首探子见到皇帝,慌忙跪倒,气息未匀便急声奏报: 

 “启奏陛下!奴酋阵列严密,却……却似乎并无上前接战之意!反倒是勤王杨参将所部,求战心切,正在阵前……处置俘获的建奴哨探!似在以杀俘手段,逼迫建奴出战!” 

 “什么?!”崇祯闻言,猛地转过身,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尖锐。 

 清军入塞以来,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攻城略地,杀戮文武,掳掠子民,气焰何等嚣张! 

 他日夜忧愤,无时无刻不盼望着能有一场像样的胜利来提振国威、雪此奇耻!此刻骤然听闻敌军竟“不欲战”,而自家军队反在阵前以杀俘手段“逼战”。 

 这强烈的反差竟让他感觉到了荒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