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绝笔(第2页)
言语之间,极力推动将杨凡安置在宣大总督卢象升麾下,任一方总兵。
而另一边,以东林党为主的各级官员则纷纷反驳。
他们依旧搬出“川将不熟边情”、“恐激边军哗变”等理由,强调宣大边镇情况复杂,需久任熟手方能驾驭,若以骤立功勋的外将统辖,非但无益,反而可能引发新的动荡。,k-a′k.a-x`s.w^.!c+o.m,
双方引经据典,各执一词,言辞渐渐激烈,奉天门内充满了火药味。
一边列出杨凡战绩,称无人可替代,无人可出其右。
东林党没办法反驳,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称攘外必先安内,既然杨凡亲口说了两年靖寇、三年平辽,那自然也该先归原驻地,至少先把寇真真切切地给平了,再说要不要调任宣大辽镇来平辽的事。
就在这些争论渐趋白热化,几乎要演变成互相攻讦之时,御座之上,一首沉默不语的崇祯皇帝轻轻抬了抬手。
侍立一旁的司礼监太监立刻尖声喝道:“肃静!”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皇帝身上。
崇祯面色沉静,看不出喜怒,但他手中拿起的一封奏疏,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他缓缓开口,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一种刻意压制的平静:“众卿争论不休,无非是为国举贤,朕心知之。”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下方群臣,“然,就在昨日夜间,朕接到了兵部尚书张凤翼,自军中递来的奏章,张凤翼……己死。”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窃窃私语。
张凤翼担任兵部尚书己近五年,是温体仁派系在军事上的代表人物,今日早朝,还有不少御史摩拳擦掌准备弹劾他督师不利、陷地失师、畏敌如虎,罪该致死。
但谁能想到,惊涛骇浪尚未拍打到对方身上,对方却己是先行死于军营之中。
崇祯任由那细微的议论声持续了片刻,才再次抬手制止。
他示意身旁的太监:“念。”
那太监躬身接过奏疏,展开,用清晰而平缓的语调朗读起来。
奏疏的内容,先是详细禀报了清军入塞以来,畿辅各地的防御情况、兵力调配以及粮草筹措的艰难,字里行间充满了作为兵部尚书和督师大臣的焦虑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