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信任
然而在笑容过后,他话锋微微一顿,语气变得有些斟酌和委婉:“然杨卿出于西川,融于石砫,卿之忠勇,朕自是深信不疑。\e^x?i·a?o`s,.-c-o!m?只是按制……大军在外,该有的监军,还是要有的。”
他默默观察着杨凡的神色,跟着补充,“监军人选尚未定下,不过卿且放心!无论最终派何人前去,朕都己明言,你营中之监军,勿要干涉军事,更无权调动兵马,避免影响爱卿发挥。只是循例设此一员,让朕知晓军中情形罢了。”
杨凡闻言心中了然。
监军制度在崇祯朝几乎是标配,权力大小往往取决于皇帝的态度。
崇祯此刻特意说明监军无权,显然是既想安插眼线,又极度担心引起自己的不满而影响大局,怕自己摆烂。
这是帝王心术,也是无奈之举。
他脸上没有任何不满,反而显得十分坦然,当即拱手道:“陛下思虑周详,臣一切听从陛下安排,定与监军和睦共事,绝不使陛下为难。”
见杨凡如此识大体,崇祯最后一丝顾虑也消散了,心情愈发畅快。
他仿佛己经看到了对方扫平流寇,收复辽东后凯旋的景象,他语气变得憧憬起来:“待卿功成之日,朕必亲率文武,出城十里,迎卿凯旋之师!”
他越说越激动,来回踱了两步:“自卿在通州与建奴血战,朕在宫中,便时常梦见杨卿驰骋沙场,捷报频传!今日封赏己定,杨卿不日就要返归西川,未来五年,朕虽在这紫禁城中,心却时刻系于卿之行伍,无时无刻不盼望着卿的捷报传来!”
说到兴头上,崇祯猛地停下脚步,眼中闪烁起别样光彩:“朕要赐卿之军一个名号!”
杨凡察言观色,见对方正在兴头上,当即跪下恭敬道:“还请陛下赐名!”
崇祯略一思索马上击掌道,“便叫凯旋军!”
崇祯转向杨凡,快步将他亲手扶起,柔声道:“望卿牢记此名,便让凯旋军代替朕,征伐西方,朕时刻不忘朕望你凯旋之期盼!届时,朕必在城门之上,亲迎朕的凯旋营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