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学堂落实(第3页)
男人则在院子里编渔网,见张净进来,连忙起身:“寨主来了!快坐!”
张净笑着摆手:“不用忙,我们就是路过看看。家里日子过得怎么样?”
“好!好得很!”男人笑得合不拢嘴,
“每月能分两石粮,俺编的渔网还能卖给渔商,换些铜钱给娃买糖吃。”
“以前在灾区,俺们连饭都吃不饱,现在能住上砖瓦房,娃还能上学,这都是托寨主的福!”
郑守义站在一旁,看着这户人家的笑容,又想起自己以前听人说的“流民作乱”,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
这哪里是作乱的流民,分明是想安稳过日子的普通人。
最后,他们去了鹰嘴崖下的造纸作坊。
王老实正带着几个工匠煮纸浆,蒸汽袅袅,作坊里飘着草木的清香。
张净拿起一张刚烘干的纸,递给郑守义。
“先生,这是俺们改良的纸,用芦苇和破渔网做的,成本低,还好用,义学的孩子们写字、印书,用的都是这个。”
郑守义接过纸,指尖划过纸面——白净、光滑,比他案上用的草纸好太多。
他忍不住问:“这纸…… 真能用芦苇做?”
“是啊!”王老实凑过来说,
“寨主教俺们加石灰煮,还用水碾子碾浆,以前十天才能出一批纸,现在三天就能出一批,还比以前的纸结实!”
从作坊出来时,夕阳己经西斜。
郑守义站在鹰嘴崖上,望着远处的靖海寨:校场上的青壮还在训练,学堂里的读书声隐约传来,民居的烟囱里升起袅袅炊烟,海面上的渔船正缓缓归航。
这哪里是“匪寨”,分明是个井然有序、充满生机的村庄!
他转过身,对着张净深深鞠了一躬。
“张寨主,老夫错了。”
“以前老夫总以为义勇营是草莽,却不知你竟能把流民教得知礼守法,把寨子里管得井井有条。”
“这义学,老夫愿意教!”
张净连忙扶起他:“先生不必多礼!有您加入,义学的孩子们才算真的有福气!”
郑守义看着张净,眼神里满是敬佩:“张寨主,你办义学,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这些孩子,为了这些流民。”
“这份心,老夫不如你。往后义学里的事,你尽管吩咐,老夫定当尽力!”
夕阳下,两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
张净知道,随着郑守义的加入,义学才算真正完整;而靖海寨,也终于从“草莽”,变成了百姓心中能安身立命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