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学堂落实(第2页)
一队跟着武松练劈砍,钢刀挥起时整齐划一,没有半分杂乱;
另一队跟着杨志练弓箭,箭手们站成两排,拉弓、放箭,箭簇大多射中靶心。
突然,有个青壮脚下一滑,摔了个跟头,手里的长矛掉在地上。
他没等旁人扶,立刻爬起来,捡起长矛跑到武松面前,单膝跪地:“属下不慎失仪,请统领责罚!”
武松看了他一眼,沉声道:“罚你跑校场五圈,记住,训练时心要静,脚要稳,下次再犯,加倍处罚!”
“谢统领!”
那青壮起身,立刻往校场跑,脚步虽有些踉跄,却没半分怨言。^r-a+n+w-e¨n!z!w′w′.`c_o`m¨
郑守义坐在马车上,看得真切,忍不住问:“张寨主,你这义勇营的纪律,竟比官府的兵还严?”
“不严不行。”张净笑着说,
“这些青壮大多是流民,以前没受过约束,若不立规矩,迟早会出乱子。”
“只有严管,才能让他们知对错,明是非,将来才能护着自己和家人。”
接着,马车往义学方向而去。
刚到学堂门口,就听到周明远先生的声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孩子们齐声应和,声音清脆,带着股朝气。
郑守义下车走进学堂,只见三十多个孩子坐在案前,手里握着毛笔,案上摆着白净的纸,纸上写着工整的汉字。
周先生见张净来了,只是点头示意,继续讲课:“‘朋’者,友也。待人以诚,方能得友。”
“你们将来长大了,要待人真诚,不可欺瞒。”
孩子们齐声说:“弟子记住了!”
吴子谦先生则在另一间屋子教画画,案上摆着幅《山水图》,是他画的靖海寨景色:
远处是海面,近处是学堂,孩子们在门外玩耍。
见郑守义进来,吴先生笑着招手:“郑兄,你来看看,这些孩子的画,是不是比你家的书童还强?”
郑守义走过去,拿起一张孩子画的《渔船图》。
虽笔触稚嫩,却把渔船的模样画得有模有样,旁边还写着“吾家渔船,捕鱼养亲”八个字。 他心里一动,问旁边的孩子:“你为何要写这六个字?”
那孩子约莫七岁,穿着洗得发白的短褂,却挺首腰板说:“先生说,画画要画自己熟悉的东西,写字要写自己心里的话。”
“俺爹是渔民,靠渔船捕鱼养活俺和娘,俺想把渔船画下来,记在心里。”
郑守义看着孩子认真的眼神,喉咙有些发紧,说不出话来。
离开学堂,张净又带郑守义去了流民的民居。
一户人家的院子里,妇人正在织布,织机“咔嗒咔嗒”响,旁边的摇篮里,婴儿睡得正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