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天下为公(第2页)
这石破天惊的三步走,像是一套匪夷所思的组合拳,将所有帝王都打懵了。
军政,他们懂。
不就是打江山吗!
宪政,他们大概能猜到。
不就是立规矩吗!
可这“训政”,闻所未闻。
一个造反头子,不图统治,不图享乐。
竟要俯下身子,像个教书先生一样,去教化万民。
这怎么可能?!
这图什么?!
……
大秦,咸阳宫。
“军政、训政、宪政……”
听完这些的嬴政,陷入了久久的沉默。.如!雯′惘` !耕!鑫-醉·全!
就连旁边的公子扶苏,也处在震撼之中,内心不能平静。
教化万民,当年孔子周游列国,也旨在教化。
但他教化的对象是诸侯、士大夫。
希望通过对上位者的 “德政” 带动社会秩序。
而对民众的 “教化” 则以 “道德灌输” 为主,强调 “孝悌”“忠信” 等服从性道德,而非知识或权利启蒙。
但孙中山不同,他的教化对象似乎全体民众。
这简首闻所未闻!
良久,嬴政缓缓转过身。
目光落在了一旁神情复杂的扶苏身上。
“扶苏,你可知道……”
“此人要做的事,比朕当年横扫六国,一统天下,还要难上万倍。”
扶苏闻言,猛地抬起头。
只听嬴政继续说道:
“朕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车同轨,书同文,尚且阻力重重。”
“而他做的,不是统一,而是比统一更难的教化。” “教化的是万民,是人心,是思想。”
“这条路上,他的敌人有很多,甚至就连他想要教化的万民,都会成为他的敌人之一。”
嬴政的眼中,闪过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忌惮。
“但这条路若是走得通,他便是开创万世之功业。”
“若是走不通……”
“那便是万劫不复!”
……
大明,奉天殿。
“开启民智……教百姓识字……”
朱元璋喃喃自语,神情复杂到了极点。
他想起了自己登基后,立刻在全国广设学堂。
要求宜令郡县皆立学校,延师儒,授生徒,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
前不久他还下令天下建立社学,用于招收八到十五岁的民间儿童入学,以推进乡村官学建设。
这个孙中山……和他想的,竟有几分相似。
可他的目的是让百姓都听话,以及培养、选拔人才,为他所用。
可这孙中山,却是要让百姓自己当家做主。
难怪这姓孙的不想当皇帝,感情他是想让全天下的老百姓,各个都当皇帝。
疯子,彻头彻尾的疯子!
朱元璋面部抽搐了几下,心想。
……
苏铭看着弹幕,心中感慨万千。
“孙先生的影响力,遍布我们如今的整个国家。”
“时至今日,我们华夏的每一座大中城市,几乎都有一条路,叫‘中山路’。”
“有无数的广场,叫‘中山广场’。”
“在很多地方的中心,都矗立着孙中山先生的雕像,供后人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