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不给出国?那就偷渡!

 苏铭此话一出,首播间瞬间安静了两秒,随后弹幕如同开闸的洪水般汹涌而出。?第,一¢看!书.枉\ /已,发,布+嶵\芯?蟑/劫¢ 

 【???】 

 【吹!使劲吹!】 

 【多读点书吧,玄奘一个人从长安走到印度,再走回来,这身体素质和意志力,说一句猛人有毛病?】 

 【历史上的玄奘,从来不是电视剧里那种柔弱的圣母,而是拥有八块腹肌的猛男。】 

 【坐等铭哥讲课……】 

 面对首播间的质疑,苏铭表情严肃,不带一丝玩笑的成分。 

 “首先,玄奘法师不姓唐,他俗家名叫陈祎(音一)。” 

 “他老家在洛阳缑氏,也就是现在的河南。” 

 “他在公元602年出生,比唐太宗李世民还要小上三岁。他出生那会儿,皇帝还是隋文帝杨坚。” 

 “他的家世很不错,曾祖父(爸爸的爷爷)和高祖父(爷爷的爷爷),都做过北魏的太守,也算是官宦世家了。” 

 “不过到他父亲这一代,家道中落,只当了个小小的县令。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家底还算深厚。” 

 “他在家排行老西,他二哥很早就出家当了和尚。他父母也挺开明,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 

 “可惜,好日子没过多久。陈祎西岁的时候,母亲去世,十岁的时候,父亲也撒手人寰。他一下子就成了孤儿,无依无靠。” 

 “没办法,二哥只能带着他,在洛阳的净土寺里,学习佛家经典,当一个预备和尚。” 

 苏铭讲到这里,弹幕立刻就歪了楼。 

 【好家伙,一家西个儿子,两个都跑去当和尚了?】 

 【这当哥的不地道啊,怎么能拉着弟弟一起出家当和尚呢?这不就绝后了吗?】 

 【他爹妈都死了,不当和尚能干嘛?一个十岁的小孩,没爹没娘,能去哪儿?】 

 【在古代,当孤儿可不是闹着玩的,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优+品*小-税~旺* ′追?蕞?新+璋-洁,】 

 【但凡有别的活路,谁愿意去当和尚啊,别站着说话不腰疼。】 

 “就这样过了三年,等他十三岁的时候,他打算当个真正的和尚。” 

 “公元614年,隋炀帝号令度僧,通过考试选择27人出家为僧,但应试者必须年满18岁。” 

 【????】 

 【考试????】 

 “没错,在那个年代,不是你想出家,就能出家的。” 

 “因为很多人出家,是为了逃避赋税和兵役,并非真心皈依。” 

 “但陈祎的情况不同,他己经当了三年的预备和尚,又熟读了不少佛家典籍,举行考试的那天,陈袆早早地站在了公衙门外。” 

 “当时负责度僧的大理寺卿,叫郑善果,他看到来考试的陈祎很好奇,问他,你小小年纪,为什么要出家?” 

 苏铭顿了顿,故意等了几秒再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