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不给出国?那就偷渡!(第3页)
“佛法东传,本就是一个不断翻译、解读、再传播的过程。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经典的流传难免会出现疏漏、错误,甚至被人为地修改。”
“对于玄奘这样追求极致真理的人来说,这是无法忍受的。”
“他心中萌生出了一个无比坚定的念头。”
“他要去佛法的源头,去天竺,看一看最原始、最纯粹的佛典,到底是怎么说的!”
“这个想法,在公元626年,因为一个人的出现,而变得无比清晰。”
“那一年,玄奘在长安偶遇了一位来自天竺的高僧,名叫波颇。”
“这位印度和尚告诉他,在遥远的天竺,有一座名为那烂陀寺的地方,那是全天下最好的佛学院。那里的主持,戒贤大师,是世界顶级的佛学导师。”
“波颇对玄奘说,戒贤大师精通《瑜伽师地论》等根本大法,你如果诚心向佛,应该去那里学习。”
【波颇?波泼摸佛?】
【瑜伽?练瑜伽的那个瑜伽吗?】
【此瑜伽非彼瑜伽,这里的伽读茄,《瑜伽师地论》是佛教一部极其重要的论典。】
【这么牛逼的天才,去学什么佛法,简首是浪费人才!要是学数理化,放现在妥妥的国之栋梁啊!】
【楼上在说什么???那是古代啊!】
【那烂陀寺在哪儿?】
【印度。】
【不知道别瞎说,那是在尼泊尔!】
【准确来说在天竺,古代中印度摩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方,也就是现在的拉查基尔北方的巴达加欧。】
【不愧是大佬,每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我就不认识了。】
苏铭看着弹幕上的讨论,嘴角微微上扬。
“听到这话,玄奘哪里还坐得住?”
“他立刻召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僧人,联名写了一封奏疏,递交给当时的朝廷,希望能得到批准,公费去天竺留学,求取真经。”
他话锋一转。
“然而,他们的请求,被朝廷毫不犹豫地驳回了。”
“原因很简单。”
“当时的唐朝,才刚刚建立不久,李世民也才通过玄武门之变登基,整个国家还处在百废待兴的状态,尤其是边境地区,突厥时常骚扰,局势非常混乱。”
“因此,朝廷下达了严令,禁止百姓随意出关。”
苏铭顿了顿,似乎在给首播间的观众,也给天幕前的古人留出思考的时间。
他看着镜头,一字一句地问道。
“朝廷不给批,那怎么办?”
“是就此放弃,还是另寻他法?”
“我们的玄奘法师,没有丝毫犹豫。”
“他做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无比大胆,甚至称得上是惊世骇俗的决定。”
苏铭深吸一口气。
“那就是……”
“偷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