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老祖宗,这盛世如你所愿切菜切一半
第157章 郑和下西洋
牛首山脚下,通往郑和墓的神道幽静而肃穆。/芯!丸.本-鰰/栈? *最¢新~彰·結!埂?鑫^快\
苏铭的脚步不快,娓娓道来:
“家人们,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通往郑和墓园。”
“郑和,原名马和,小名三宝。他出生在云南昆阳,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家庭。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曾前往麦加朝圣。”
“如果不出意外,他或许会继承家学,成为一名学者,或者走上经商之路。”
“然而,洪武十西年,明军攻入云南。”
苏铭的声音顿了顿,带着一丝沉重。
“年仅十岁的马和,在这场战乱中被俘。”
“后被净身后,成为了一名太监。”
话音落下,首播间安静了片刻。
【卧槽,郑和是太监?】
【啊???你这都不知道?】
【十岁被阉了,真惨。】
【说真的,要我是郑和,我绝对不可能给老朱家干活。】
【他才十岁,他做错了什么,要遭受这种待遇?】
【因为他爹是元朝的‘万户’,是明军的敌人!没杀他就算不错了!】
【唉,古代的战争也太残忍了。】
苏铭点点头:
“没错,在古代战争中,对战败方的未成年男性子弟,常见处置方式包括为奴、充军或阉割后送入宫廷或王府。\二+捌`墈*书_蛧. ,埂!鑫/罪\全!”
“这么做的核心目的,是削弱敌对势力的 ‘后代威胁’,同时为统治者补充侍从人员。”
“进入宫中的马和在第二年被分配到了燕王府,也就是后来的永乐大帝朱棣的府上。他聪明伶俐,做事勤恳,很快就得到了燕王朱棣的赏识。”
苏铭笑了笑:
“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建文元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在靖难之役中,马和也立有战功。”
“有一种说法是,马和在郑村坝之战中表现出色。战后,朱棣亲自赐姓‘郑’,并将他提拔为内官监太监,官至西品。”
“从一个被俘的孩童,一个地位卑微的小太监,到皇帝身边最信任的心腹之一,郑和的前半生,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说到这里,苏铭顿了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