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郑和下西洋(第2页)

 “然而,更大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他停下脚步,镜头对准了神道尽头的墓冢轮廓。 

 “永乐三年,朱棣力排众议,做出一个震惊世界的决定——派遣使团,远航出海!” 

 “而这个使团的最高统帅,正使,就是郑和!” 

 “从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二十八年的时间里,郑和率领着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舰队,先后七次下西洋,访问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晓?税/宅~ *追-醉_新+漳¢结^” 

 “而刚才我们从墓道一路走过来,一共跨越七层平台,二十八个台阶,正好对应郑和一生中,二十八年的七次下西洋!” 

 【设计师有心了。】 

 【七次!二十八年!我的天!大明真有钱。】 

 【是啊,所以郑和下西洋把钱都霍霍光了。】 

 【不能这么评价,郑和下西洋的意义远超赚钱。】 

 【不要被网络上的短视频带偏了,郑和下西洋是赚钱的,而且赚的还不少。】 

 【如果下西洋还赔钱的话,那朱棣修书、迁都、北伐的钱从哪儿来?你给的?有点脑子好吧,别人云亦云。】 

 苏铭看到弹幕的争论,话锋一转解释道: 

 “要说下西洋到底是赚钱还是赔钱,还要先从下西洋的目的开始说起。” 

 “《明史》中说,朱棣怀疑大侄子朱允炆逃亡海外,让郑和下西洋去找大侄子,好和大侄子团聚,顺便给海外那群番邦们,展示一下大明国威。” 

 “万历年间《西洋记》作者罗懋登说的是,国玺遗失在西洋,郑和派去找传国玉玺去了。” 

 “但实际上,朱棣安排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开通海上丝绸之路!” 

 苏铭说到这里,顿了顿: 

 “朱棣想组织远洋垄断贸易,遏制亚太、印度洋各国垄断航道,抽取高额关税的欲望!” 

 “阻止他们互相之间攻杀,扰乱航线的行为!” 

 “他想让整个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向东贸易,都掌控在他朱棣的手里!” 

 “掌握在大明帝国的手里!” 

 …… 

 西汉。 

 刘邦一脸好奇地坐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