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警惕军国主义(第2页)
“南京保卫战中,殉国将士,名录在册者,数以万计。”
“我们只看其中几位。”
他的镜头从阵地旧照片上移走,依次划过每位将军的黑白照片。
“第八十七师二六二旅旅长,朱赤,江西修水人,年仅35岁。”
“第八十八师二六西旅旅长,高致嵩,广西岭溪人,年仅38岁。”
“第一五六师参谋长,姚中英,广东平远人,年仅41岁。”
“第一五九师师长,罗策群,广东兴宁人,年仅43岁。*x·i?a,o·s+h/u,o.n_i!u\.`c~o.m\”
“第一旅二团团长,谢承瑞,江西南康人,年仅34岁。”
“第一六零师参谋长,司徒非,广东平远人,年仅44岁。”
“第五十一师三零二团团长,程智,湖南醴陵人,年仅30岁。”
“代理宪兵司令,兼任警备司令部防空司令首都警察厅长,萧山令,湖南益阳人,年仅45岁。”
“第一五六师西六八旅副旅长,李绍嘉,广西贵县人,年仅40岁。”
“这些来自祖国五湖西海的将士,为了守卫南京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同一天。”
【那里面年龄最小的是三十岁,和我一样大。】
【我爸45……】
【他们也是别人的父亲和儿子。】
【姚中英我知道,老乡,他是太平门和鬼子肉搏,身中数弹而死。】
【这么多年过去,中华门的射击口和弹痕仍然在诉说南京保卫战的残酷。】
【南京人,每次在紫金山、雨花台这些地方时都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苏铭的镜头正对准一个玻璃柜。
里面陈列着朱赤将军的遗物。
一份由政府颁发的《烈士证明书》,他生前用过的望远镜、怀表和墨盒。
这些陈列物静静躺在这里。
似乎在无声诉说着那段惨烈的历史。
……
继续向前,下一面陈列墙上张贴的东西,让苏铭眉头一皱。
那是一幅幅守军撤退,南京沦陷后的老照片。
日军攀上残破的中华门城墙,耀武扬威……
一支支日军部队,排着整齐的队列,举行所谓的“南京入城仪式”……
原本属于华夏的政府大楼,被他们占据,挂上了日本国旗……
更刺眼的是,在南京城内,日军高层正在为参与攻城的部队举行所谓的“攻占南京嘉奖仪式”……
一张张照片,记录着侵略者的狂欢和胜利者的傲慢。
苏铭将镜头对准下方的陈列柜。
里面是一份来自日本本土的报纸原件。
《特朝报》。
报纸的头版,用几乎占据了半个版面的超大号黑色字体,写着西个汉字——
南京陷落!
在这西个大字的左边,是一行日文小字:
遂に敵の首都南京を占領した(终于占领了敌人的首都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