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前明后昏的李隆基(第3页)
【咦?为什么叛军的将领名字这么少?】
【对啊,感觉唐军这边名将一大堆,叛军就这几个?】
【历史课本上确实是这么写的,给你一种叛军其实很弱的感觉。】
【不要瞎说!那个时候的唐军就是比叛军强的,之所以打输了,全是李隆基和杨国忠在后面瞎指挥的原因!】
【又开始了,又开始了,主播刚说完不能用单一的理由去定论……】
眼看弹幕又有吵起来的趋势,苏铭赶紧开口,将话题拉了回来。
“家人们,别着急,咱们一个一个聊。”
“先来看看唐帝国这边,毫无疑问的C位——李隆基。”
“这位皇帝,我想不用过多介绍了,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他几乎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制度里,‘前期明君,后期昏君’这个评价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没有之一。”
“他身上的轶事典故也不少。”
“其中最广为人知,也最让后人津津乐道的,有两个。”
苏铭的语调变得有些微妙,带着一丝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意味。
“第一件,强行纳自己的儿媳,寿王李琩的王妃,也就是杨玉环,为自己的妃子。”
“第二件,就是一日杀三子。”
……
刘邦听到杨玉环那段时,还饶有兴致地翘起嘴角,摸着胡子,“啧”了一声。
可当“一日杀三子”这五个字时,他一下愣住了。
“娘的……”
刘邦瞪圆了眼睛,好半天才转过头,对着吕雉的方向,咂么嘴道:
“这小子,比你还狠啊!”
吕雉正垂眸静坐,听到这话,缓缓抬起头。
她脸上没有什么多余的波动,只是那双丹凤眼里,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讥诮。
“陛下说笑了。”
“臣妾一介妇人,怎敢与皇帝相提并论。”
“若真要拿出一人,与那李隆基比,也该是陛下的子孙后代才对。”
刘邦大呼不妙,果然吕雉的话语不急不缓,却字字诛心。
“譬如说……那位亲手逼死自己太子的刘彻。”
刘邦悻悻然地将头扭了回去,不再言语。
宫殿内,一时陷入了某种尴尬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