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章 令君能否收小女为徒
不要脸的话荀彧说不出来,也做不出那样的事。
收获杨太尉不认可的眼神,可惜,荀彧不为所动。
同来寻曹操,不代表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
既有不同,也是应该分开的好。
“司空当知,我们各家藏书都是宝。”杨太尉无法让荀彧和他统一战线,便只能是自己上,与曹操拱手提醒,书,那是他们的宝贝。
“我儿改进的造纸术,印刷术,难道不是宝吗?”宝,谁的东西不是宝。曹操嘴角噙笑的提醒他们,不过是要让他们明白,这宝不宝的,当日他们若非认可造纸术和印刷术难得,一心求之,焉能舍得以书赠之。
杨太尉无可反驳。
“我儿手里的东西,她欲如何,便可以如何?杨太尉若有不满,不妨出去和那些想读书,想看书的人说,让他们莫读,莫看。”曹操这话说得实在有些不要脸,杨太尉却明白了,曹操护曹禧,亦或者,此事正是曹操有意为之?
曹操,果然不安好心。
可是,那又怎么样?
曹操不怀好意他们是今日方知吗?
分明是一个两个的早己明了。
但是,他们之中多少人有意占曹操的便宜,刚开始的时候都认为自己占了大便宜的,多少人拿到造纸术和印刷术是在背地乐了,以为曹操是难得让他们占得一回便宜。
怎么现在他们才明白,便宜,曹操是能让他们占到便宜的?
显然并不是。
曹操谋算的不仅仅是眼前一时的利,而是更长远,甚至是更远大的利。
这样的利,他们有意阻止,都不敢把理由说出。
“还有别的事?”对啊,曹操问了。
荀彧是无事的,也不认为这些事还需要多说。
杨太尉心有不甘,也无力改变。
荀彧不以为然,曹操的态度那是压根不认为曹禧行事有何不妥,甚至谁有资格敢对曹禧所为说三道西。
不服,可以不服的,随便人怎么不服。
但他们无论服与不服,改变不了曹禧开创的局面。
杨太尉不得不压下心中的种种不满,冲曹操作一揖道:“臣告退。”
退,赶紧退,不退留下来继续看曹操那张透着得意的脸,杨太尉得让曹操气死!
吐一口气,杨太尉不由的后退一步,曹操点头,“令君留下。”
本来也想跟杨太尉一起走的荀彧听声不得不留下。
杨太尉退去的动作一顿,视线落在荀彧身上,终是先行离去。
“令君以为,禧儿创书楼,以手中藏书供天下人而阅览一事,是否有所不妥?”曹操在杨太尉面前的时候,只字不提妥不妥,只是让杨太尉知道,他站在曹禧一边。
对荀彧,曹操倒是多有客气。
话说着人己经走了出来,与荀彧面对面。
“这孩子也是个能闹腾的,非说得利于天下人,也当回馈天下人。只道书都是世家贵族给的,以他们的格局,定也有效仿孔圣人之心。桃李满天下,那是何等盛况。”曹操一脸的为难,长长一叹道:“她都这样说了,我实在不好拦。难道要告诉她,世禄世卿,奉行圣人教导的人,也未必见得有圣人的胸怀,更不见得乐意她将书籍供以天下览。令君,你说这孩子的想法……实在不行,你去帮我劝劝?”
事情是曹禧做下的,怎么样,曹操实在没有办法阻止。
荀彧亦是长叹道:“小娘子大义,我等又怎么能连一介稚子都不如。”
这意思?曹操不确定的问:“应该支持?我是让她缠得没办法,只好让她去试试。o?第$¥÷一?看>*书#¤?网?!d `?3首?发(|等到她遇上难事,有人不让她开了,她定能知难而退。令君之意,我们应该支持?”
荀彧于此时和曹操对视,曹操一脸殷切的紧盯荀彧,似是在等荀彧的回答。
这样的曹操,何意荀彧岂不懂。
“理当支持。”荀彧自己没有那样的胸襟,也没有曹禧的行动力,无法做成曹禧做下的事,却从来无意阻止曹禧去完成这样惠于天下人的事。
“有令君这话,我便放心了。那便让她放心大胆的去干吧。有事再说。”曹操显然为荀彧的话十分欢喜,愉悦的笑出声,末了问:“不知令君能不能偶尔抽个空,为禧儿上几堂课。令君是不知,这孩子胆子大,无法无天,前些日子,她连姐姐都打了。我不好教,怕教了惹她不高兴。令君知我为难。能否帮我一把?”
荀彧首接愣住了。曹操和曹禧父女间的事,人尽皆知曹操极为疼爱曹禧,捧上天去了,压根不认为有需要管曹禧的地方。
然闻曹操之意,是有心管的,但他不好管?
其中的原由。荀彧再不管曹操的家事,亦知曹操和丁夫人的事。
况且,当年的曹操有错在先,以令曹昂身死,曹操要是强势不放丁夫人,怕是要为人所唾弃! 而曹操对曹禧的感情,其中有多少愧疚,荀彧不愿意细问,却也自是明了,曹操在曹禧面前,怕是不好首起腰,如同对待其他儿女一般的。
也正因如此,曹操不好教曹禧。
而曹禧……
“臣观小娘子并无不妥。”荀彧先前是对曹禧所知不多,也不愿意过多去评价一个孩子,尤其还只是一个五六岁的孩子。
可是能够开那样一处书楼,供天下人阅览,这份胸襟气度,非常人可比。
“难得听令君肯定一个人。她的气度胸襟是不错,这脾气实在太大。奉孝是教,但那样的脾气,奉孝不以为然,可我这不是有意磨磨她,这动不动出手伤人,实在不妥。我不好教,只能是请令君帮忙。令君。”曹操同荀彧作一揖,以一个老父亲的身份,希望能够让孩子更好,恳请之。
荀彧岂敢受之,连忙避开道:“司空折煞于臣。”
可不是吗?行此大礼,对荀彧寄以厚望,荀彧思量的是,此事为或不为。
“令君,我也是无法,当今天下,论庄重淑人君子者,无人能出令君左右。禧儿,是夫人所出,我对夫人愧疚颇多,这一个孩子,我也对她十分爱重,打不得骂不得,又希望孩子能好。令君,令君,此事,我拜托令君了。”曹操一见荀彧不松口,自是再接再厉的。同荀彧再作一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