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章 司马懿请出使江东(第2页)

 光吃饭不干活,亦或者总给人找麻烦,是很招人讨厌的。 

 曹禧暂时对刘协的想法是,可以努力把他变成半个自己人。同时必须让他认清现实,如果没有曹操,他会很惨。 

 看孙尚香不就是一言不合便要杀他吗?同样的人并非只有孙尚香。 

 曹禧也很好的,虽然利用他,那不是没有想过要杀他吗?这还是在刘协有过杀曹操的前科下。 

 有对比,才更能显露出曹操的可贵。 

 别以为其他人骂曹操就是帮刘协了。帮他的人,未必见得图的人不是把曹操挤下去,再捏了刘协这个皇帝,成为下一个曹操。 

 作为一个聪明人,要认清现实,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曹禧仅仅是让刘协明白,他自己废物,换谁上去他都不会是别人的对手。 

 与其在别人手里过的不一定是什么样的日子,还不如乖一些在曹操手里。 

 先前他没到曹操手里过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日子,想必他不会忘记。 

 荀彧能如何,曹禧纵然每每和刘协照面。是一次次的质问刘协,她问的那些问题,确实是不怀好意不假,然如果刘协是一个有用的人,何至于连曹禧都应付不了。¢看¨书¢屋! ~首′发\ 

 曹禧一心让天下人认清当今的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有错? 

 要指责曹禧不敬,其实曹禧真算不上不敬,她仅仅不过是更愿意将现实捅破在人前。 

 荀彧的心态是怎么样? 

 他要维护帝王的威严,也希望曹禧跟他一样。 

 但,怎么可能一样! 

 荀彧这些年教导曹禧,己然明了曹禧是个什么样的人。 

 学习态度非常好,更能举一反三。 

 但曹禧是一个有主见的人。 

 在答应教导曹禧前,荀彧明白这个道理,难免心里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对曹禧有影响。 

 影响有吗? 

 有,曹禧敬重他。 

 敬重归敬重,荀彧意图对曹禧灌输忠君之道时,所谓忠君之道,他们相互的看法是完全不同的,因为不同,曹禧用了一句话:君子和而不同。 

 天底下的人不可能只有一个想法,曹禧从未试图改变荀彧,也希望荀彧不要试图改变她。像他们这样的人一定明白一个道理,心志坚定如他们,是不可能改变。 

 与其在他们彼此身上花费心思,不如换个人更快。 

 荀彧岂不懂。 

 但曹禧这样一个有勇有谋的孩子,荀彧还是希望能够让曹禧把大汉,把皇帝当回事。 

 这话,荀彧说,曹禧听,不反驳不假,不代表曹禧愿意照做。 

 这番姿态,何尝不是在告诉荀彧,曹禧非他能够轻易左右,也非他能够轻易改变。 

 罢了,罢了。 

 “执棋者,站在哪一边关系重大。”荀彧收回思绪,开始教导曹禧下棋的规矩,黑子白子,谁先下的。 

 曹禧是真不会下围棋? 

 不会下,见过曹操和郭嘉对弈,她仅是不愿意把时间放在下棋上。下围棋费时费脑。 

 曹操现在时间稍微的有些不太够用,以至于曹禧压根无意将心思放在上面。 

 她再无心无意,架不住面前的荀彧一门心思让她学。 

 这里必然有曹操的手笔。 

 行行行,学学学,不过是学个棋罢了,有什么不能学,不可以学的。 

 曹禧迅速吃透其中的规矩,同荀彧下棋。 

 荀彧对曹禧一个初学者,只是引导为主,架不住曹禧明了不可能不学了,便认真听,也认真的研究。 

 棋嘛,走一步看十步或者二十步,甚至是百步之外。 

 差不多的道理。 

 布局这个事,费脑,却不是不能做。 荀彧尝试让曹禧落子。 

 下呗,曹禧有一搭没一搭的试探荀彧的底,荀彧瞧出来了。与之而来告诫曹禧道:“既是对弈,理当拿出你的实力,这是对对手最基本的尊重。” 

 这是在告诫曹禧不许敷衍。 

 “先生,这叫探底,未知先生的棋风,不知先生棋艺如何,怎么能贸然出手。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曹禧一番解释。为人和棋风可是分不开,曹禧才刚学,目前落子在曹禧看来没有任何问题。 

 荀彧撩了眼皮瞥过曹禧,曹禧冲他讨好的一笑,以证明她确实是这么想的,绝非虚言。 

 行吧,荀彧陪曹禧下一盘,自然是荀彧赢了。 

 但荀彧分明能够看出,只是一盘棋而己,曹禧都在变化。 

 输给荀彧的事,曹禧压根不认为有何不可。这是意料中的事。 

 只不过等到第二盘,布局,须从一开始布。 

 虽然曹禧还是输了,荀彧纵观棋盘,再清楚不过曹禧的变化。 

 这样的变化是可怕的。 

 如同曹禧本身也是一个可怕的人,在不断的吸收知识成长。 

 曹操听说荀彧教曹禧下棋,让人将曹禧和荀彧下的棋盘摆出来,一瞅曹禧的棋,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这么些年嘴里喊了不学,教的都听进去了。” 

 郭嘉在一侧,也瞧见了两盘棋里曹禧执棋的变化。 

 惊叹之余,不算意外。 

 “江东那儿须派一个使者过去,司马懿自荐。”郭嘉道出正事。 

 皇帝遇刺,行刺的人出自江东,是孙权的亲妹妹。 

 这样一个人来到许都,本是怀了目的来的,所有人都知道。 

 孙尚香行刺皇帝的事曝出来,瞬间让人震惊了。 

 江东的人好大的胆子。 

 举朝上下哗然的第一时间都认为应该兵出江东,好让江东上下看清楚,他们敢做下弑君一事,必将受到惩罚。 

 这道诏书须亲自送到江东,否则这份诏书等于废了。 

 曹禧要利用刘协压得孙权喘不上气,好让江东更乱的目的,便达不到。 

 使臣,是曹操一首在考虑的人选,到底是让谁去好? 

 司马懿自请? 

 曹操和郭嘉对视一眼,郭嘉道:“杨修在北方出力,小娘子为其请功封爵,此事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杨修出头了,他若再不动,来日再无资格和杨修比论。” 

 此言何意,曹操自知。 

 学了一身的本事,又是世家贵族出身,要说此人无功利之心,无为家族而谋之意,谁能相信? 

 既如此,出头的人越多,站得稳的人也越来越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