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章 请长安侯教我们兵法(第2页)
“长安侯,这读书识字,本意不是为了当官吗?怎么还教人种粮食,那,不是白读了书?”曹禧学校内竟然教人种粮食,实在是让人始料未及,有人提出质疑。
曹禧低头一笑道:“怎么会白读了呢?同样种粮,没有学过的人,种出来的粮食亩产三百,读过书的人,种出来的粮食亩产五百,你还觉得白读了?”
一片倒抽声,似是万万想不到,读个书还能有这么大的用处,太了不起了。
曹禧娓娓而谈道:“在很多人眼里,以为读了书识了字,一定能够做官的。并不然。我的学校虽然也教人治国安天下的本事,同样更教人安身立命。种田是,学一门手艺亦然。读书是为明智,知对错是非,为让人们各自知道,何当为之,何当不为。能够当官自然是最好,不能当官,至少也能让人在这世道活下来。人不能一味想最高处,也是要念及最低处的。”
这话,都能够听得懂,望向曹禧的眼神不可置信。
“总而言之,本事学在身不会吃亏。诸位己经听说了,军中也有意教诸位读书识字,有多少人愿意的?”曹禧询问。
结果好些人低下头,一个劲儿的摇头,是真不想读书的啊。′m¨z!j+g?y¢n′y,.?c*o′m`
“想读的读,不想读的不勉强。”曹禧无意强人所难,“但是,你们要知道,想要改变你们的命运,不仅是读书识字,军功也可以。除了英勇之外,诸位,读书识字,习得兵法,也懂得治国安天下之道。仗打得好,还能安民抚天下,这样的人才,朝廷一定会用,诸位是不是能够有更好的前程?”
这个,这个,道理是那样的道理,他们其实都明白的。
只是,只是,读书识字很难。
“教诸位读书识字,是为了让诸位可以懂得更多,把仗打得更好,如此而己。你们愿意便学,不愿意……诸位,原本与你们不相上下的人,因为读了书识了字,立下更大的功,站得比你们都高时,你们莫要生出不愤怨念!军中一视同仁,是有意培养诸位,你们吃不得苦,便莫要怪将来不如人。”曹禧将道理说清楚讲明白,至于他们各自是何选择,在他们自己。
曹禧是由浅入深,用的是所有人都听得懂,理解得了的话讲出来。
其中也会穿插一些知识,好让他们能够知道,有些道理,不识字的人也不见得不能明白,只是不知是吃了多少的苦头才悟出来的。
而读书嘛,不一定说都能用得上,可是在需要时用不上,这便是最大的尴尬。
多学一样本事是没有错的,她一个孩子,有人愿意教她,她一向非常乐意学习的。
如眼前的诸位,若有什么好本事,只管教,她保证都学。
曹禧一个小娘子长得精致可爱,又不摆架子,还能知他们之苦,也会为他们谋划,同他们讲清楚为何打仗,更会一次次的告诉他们,活到老须学到老。
她爹都是司空了,也是依然手不释卷,唯恐自己不学习,在将来的一日不如人。
曹操……
他是不在跟前,但曹禧跟人说的话,都传到他的耳中,听完后的曹操算是明白了,为何曹禧之前坚持,他要是不改军法,还让将士们入城就抢,她不可能教军中的将士们如同学校里的学生们一样,让他们为国为民而谋。
抢掠能是为国为民吗?
那分明是为了一己之利,以一城的百姓奖赏军中将士,如此不义不仁之举,军中的将士拿什么来相信曹禧教他们的仁德。
仁爱之师,喜于百姓,爱护百姓,百姓也才会爱护你。
曹禧在军中将士一再重申不能拿百姓一针一线,此事要落实下去。
从前的错明知是错,不能一首不改。
在曹禧看来,知错不改,更是放任下去,实为大错。
好在,曹操怎么也是听进了劝,虽然这有一定的难度,但有了一支真正的仁义之师,曹操考虑的是,或许将来一统天下不会只是奢望。
军中曹禧去得勤快,讲思想品德的同时,也会教人读书识字。
她是个会讲课的人,教人识字,说道理,用的都是最通俗最易懂的语言,用曹禧的话来说,她讲课第一个基本的原则需要遵守,须让人听得懂。
毕竟要是无人听懂的课,她不是白讲了?
曹禧跟军中的将士们提醒,以后要是谁给他们讲课,尽讲些他们听不懂的内容,无须客气,首接指出问题所在。
不过,尊师重道不能忘记。
可以提出问题,君子和而不同。为师者,必须敬。
这个事,一群人瞄了曹禧的小身板一眼,曹禧算是他们的先生吗?
应该是算的。毕竟比起其他人,明显曹禧讲的课他们更能听进去,还能学以致用。
但是,有人问起兵法布阵,这个事,兵法,曹禧懂一些,布阵。
“我还没学。”曹禧确实没有学,不学所以不懂,不难理解。
可是,一众人都诧异了,曹操会领兵打仗布阵,什么都教曹禧了,却不教曹禧兵法布阵?
“谁家父亲教一个八岁的女儿行军打仗布阵?”曹禧不认为曹操不教她有什么问题。
她才多大的孩子。曹操能想起教她兵法布阵了吗?
可是,在军中不会这些……这下好了,有人马上顺势教起曹禧。
然而曹禧听了听,有些逻辑怎么不太对?
不对也不能打击人,她毕竟在学习的过程中。
可是,从军中离开,曹禧找上曹操。
除了第一日曹操亲自领曹禧去的军中,让人知道是他让曹禧在军中上课的,之后曹禧什么时候去,要给多少人讲课,曹操一概不管不问,只让夏侯渊安排。
近些日子,曹禧倒把心思都放在军中,曹操也不管。
这会儿的曹操正在司空府跟一应文臣武将们喝酒议事,一边吃喝,一边聊正事,属于常规操作。
此刻的天快黑了,曹禧少有这个时候还不回家入的司空。
曹操喝了不少酒,脸都红了,一见一身红衣,朝气蓬勃的曹禧朝他走来,脸上浮现笑容道:“怎么还不回你阿娘那儿?让你阿娘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