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 诸位能来,蓬荜生辉

 无能救民于难也就算了,明明有救人的办法,却不愿意尝试,有何后果,都应该让人尝到味道,付出代价。.w·o*d+e?s+c.w?..c\o\m. 

 曹禧惦记长安的,大体心里也是有数的。麦穗都有了,还用担心。 

 只不过没有收到确凿的消息,曹禧心里多少还是不落定。 

 而曹禧让杨修和周不疑举荐的人,都是些青年才俊,集聚在江东之地。 

 嗯,当曹禧出现,杨修、司马懿、周不疑、夏侯渊、张辽在其后 

 虽然早知曹禧是个孩子,今年才八岁。真正看到时,对他们心灵的冲击很大! 

 一个八岁的孩子,平北方,定江东,夺荆交两州。 

 这,这怕是成年人也不是人人能够做到。 

 所以,敢因为曹禧是孩子便小瞧她吗? 

 曹禧一身大红色的曲裾长袍,头上是两个对称的小髻,形似羊角。倒无意板脸,落落大方走入,见对她作揖的人,曹禧颔首回应,这下一路都是见礼问安的声音,“长安侯。” 

 “长安侯。” 

 接连而起的长安侯,声音越来越大,透出对曹禧的热切,也是有着对曹禧的期许。 

 曹禧走到正堂,转过身与众人见礼道:“诸位远道而来,曹禧甚喜,在此,以水代酒,谢过诸位聚集在此,以令此地蓬荜生辉。” 

 客气的曹禧,十分的友善,取过旁边的韩姬递来的碗盏,以米汤代酒,先敬一杯,以表露此时她内心的欢喜,真真是感谢各位。 

 众人本来对曹禧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夺江东,定荆交两州,那是惊奇无比。 

 加上曹禧接手各地后,免赋税,通盐糖,还是让人随便用的那一种。 

 这是各家都能得利,怎么不让人心生欢喜。 

 曹禧是杀了江东不少世家贵族不假,却都是跟曹禧作对的人。 

 都是敌人了,怎么打杀都不为过吧。 

 难不成作为曹禧的敌人,还会放过曹禧不成? 

 而后,曹禧颇有其父之风,有意大肆招揽人才,以为各方所用。 

 那无论当不当这个官,收到帖子的人,理当前来。 

 一照面,曹禧不愧是小小年纪己经有谋断有成就的人。 

 在他们这么多人的注视下,应对得体。 

 不亢不卑的敬这一杯酒,在场的人就曹禧的态度,心里难免多了几分喜意。 

 曹操重才,天下皆知,曹禧毕竟年幼,虽然早有慧名,也是让天下人都称赞的存在,并不代表她能容人,有用人之能。 

 此番碰面,眼下曹禧的态度,刚照面彼此是很满意的。 

 一杯酒下腹,曹禧含笑扫过在场的人,“诸位定有耳闻我阿爹作的一首诗,其中有这样一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能得天下人才,共治天下,方能令国泰民安。” 

 这是对人才们的绝对肯定,也是一个事实。 

 曹禧垂眸一声长叹道:“自黄巾起义至今,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我辈中人,长于乱世,叹生灵涂炭,有安天下之心,却苦于无处施展。今日,我代父平定江东,荆州,交州三地,也是代父择人才,为的是安民定天下,以令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不知诸位可愿意为国为天下尽一份心?” 

 曹禧言辞诚恳,至少在人们听来,颇是喜欢她的一番话。 

 安天下,抚民,这是他们这些人学本事的原因。 

 而一首以来,他们也在等一个机会,也在等一个明主。 

 曹操占据天下三分之二,剩下的诸侯,己然是苟延残喘,待这南边一安定,放心吧,曹操兵马将出。 

 这个时候天下的人才,都应该知道往哪儿去了。 

 哪怕有其他各种心思的人,此时也明了,再想跟曹操抗衡断不可能。.1-8?6,t¢x,t′.\c?o¨m. 

 曹操的名声,用人之道,他是敬重人才的,可是也是一个猜忌心极强的人。 

 他的心思不好猜,也猜不着。 

 但他是愿意赏人的主儿,有功在,他绝不吝啬。 

 如此,便己经值得很多人追随左右。 

 在这点上,曹禧也是像曹操的。 

 杨修其人,在北方一统中听令曹禧,曹禧也是为他请了官,如今的杨修也是有了伯位的人。至于司马懿也是一样。 

 对了,此番拿下江东关于他们的封赏还没有到。 

 可是,杨修、司马懿和周不疑,各掌一州军政大事,这样的大权在握,可见曹禧也是敢用人,能用人。 

 “某自是愿意的。”在此时,有人激动的出列,多少人盼能够得一个出头的机会,可惜一首没能得到。 

 终于让他们等到了,必须捉住不能放过! 

 “某亦愿意。”一个接一个的人站出来,也是都一门心思捉住机会! 

 曹禧见一个个站出来的人,朝他们作一揖,“谢诸位。” 

 有才有能不代表就必须为你所用。 

 如司马懿。 

 因而曹禧对愿意出面,为她所用的人,先以谢之。 

 “诸位放心,若不愿意为我所用,为家父所用的,绝不强求。”曹禧这一番话道来,司马懿和周不疑的反应都是一顿。 

 可是,也不敢吱声。 

 “敢问长安侯,为长安侯所用,为曹司空所用,可是为陛下所用?长安侯绝口不提陛下,是将陛下置于何地?”有愿意为曹禧和曹操所用的人,当然也有来挑刺的。 

 曹禧干的事,把坞堡都拆了,损一家之利,引了多少人怨恨,怎么可能会放过机会让曹禧没有脸。 

 杨修待要出面,曹禧安抚的以眼神示意,人是冲曹禧来的,如果曹禧连这点都解决不好,未免太无用了。 

 “所谓君君臣臣,是为各司其职,各尽本分。也不知诸位学的君臣,是学了谁的。我学的是孔子所言。为君者,不仅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也必须肩负天下的重担,令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阁下以为,陛下尽了为君之责了吗?”曹禧不紧不慢的相询,一副讨教的语气。 

 曹禧所言,多少人摇头,刘协这个皇帝,的确没有尽过皇帝的责任。 

 “若依长安侯所言,哪一日身为君者,不尽为君之责,便可取而代之?”不能说曹禧言之不理,总有人不服气的跳了出来叫嚷,无非是要让曹禧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