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 诸位能来,蓬荜生辉(第2页)

 “当然。当如是。否则为君不思为民造福,只享受为君者高高在上的权力,荣华富贵,美人在怀,不知民之苦,反而肆意行乐,挥霍无度,这样的皇帝,你喜欢?不如问问天下百姓,他们是不是喜欢?”曹禧温和的回答,灼灼的目光落在对方身上,似乎很奇怪竟然有人喜欢那样的一个皇帝,太不可思议了。 

 质问的人以为曹禧如今在说起别人当皇帝的时候,对人指手画脚,一旦事到临头,未必曹禧会无所谓。 

 可是,曹禧并非认为挑别人的错是错,而自己的错不是错的人。 

 皇帝,要是没有那个本事,趁早退位让贤。 

 曹禧等了半天,没有再等到有人提出问题,偏头俏皮的问:“诸位有惑不妨畅所欲言。曹禧年纪虽小,也会尽所能为诸位答疑。” 

 仅论曹禧的态度,是让人挑不出毛病的。她并非是那不让人说话的主儿,她也不介意为人解惑。 

 可是在场的人每每见到曹禧会想什么? 

 曹禧才不过八岁! 

 一个八岁的孩子,能够左右他们的未来。 

 “长安侯在江东,荆州之地拆坞堡,收各家部曲之事,是要将世家贵族赶尽杀绝?”曹禧既然敢让人问,自然是有人愿意问的。\@白?马?,书?院>=° ?o更·~?新+)最11全?-(曹禧把世家贵族们的根本都连根拔起,来者不善。 

 “阁下这样问,我也有一惑,世家贵族们建起高高的坞堡,得当年汉灵帝的诏令,以各地豪强自募士卒,至此,各地豪强拥兵自重,阁下以为上佳?”曹禧但问之。 

 明亮的眼眸与问出的人对视,坦荡无畏,对方倒是有些一愣,始料未及曹禧竟然敢这般的首言不讳。 

 但凡了解情况的人都知道,当年如雨后春笋冒出的农民起义,是在各地豪绅自募士卒后得以消灭,可自此之后,各地的豪强拥兵自重,以令百姓从此不得不从军,也因此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自此天下大乱。 

 曹禧冷冷一笑道:“欲安定天下,国中万不能有国。否则上令无法下达,各地皆以为自己手里有兵有粮,不满即反,阁下难不成很喜欢这样的日子?不如你问问江东、荆州两处的百姓,他们可有不满?” 

 打豪强,分土地,百姓欢呼雀跃,断无半分不满。 

 真正跟曹禧叫嚷的人,分明是那些利益受损的人。 

 “我无意为难世家贵族,但是,国中有国,断无可能。诸位必也听闻,拆了坞堡后,我并未彻查诸位隐户的事。否则,就凭各家养了那么多的隐户,诛灭各位的三族不为过吧?”曹禧敢坦然承认,也是因为捏了各家的把柄,倘若事事都讲规矩,事事也须按律法行事,当如何? 

 自然是第一个要解决处死的是各世家贵族。 

 果不其然,一提隐户,多少人变了脸,那不能追究的。 

 谁在天下大乱时不是拼了老命拉人,要是曹禧查起这笔账,世家贵族无一人能够讨得了好。 

 “亦或者,我查到底,一切按律法处置?”曹禧含笑再问,她不算赶尽杀绝,因为赶尽杀绝谁也讨不了好。 

 要是有人不受这份恩情,曹禧也有别的办法对付人。 

 “长安侯如今这般处置甚好,我等皆无异议,皆无异议。”不会有人以为曹禧道出一切可以按规矩办事,是要停止拆坞堡吧? 

 分明曹禧的态度是:你们配合让我拆了坞堡,把该放出来的人放出来,好让我把天下安排妥当,我也不会因为你们各自拥兵自重而寝食难安。 

 倘若一个两个不乐意配合,好说,先把他们各家的事查到底,隐户的事足够让他们家族尽灭,等他们一家子全部死光死绝了,曹禧照样可以继续拆坞堡。 

 到那个时候,还有人敢说三道西? 

 傻子才能同意曹禧查到底,那是让他们一个个都得死! 

 曹禧再次迎向提问的人道:“阁下听见了?诸公无异议。” 

 多少人嘴角止不住的抽抽,这是无异议吗?那是不敢有半分异议。 

 曹禧的态度己经足够清楚,谁不服气好说,她把人全部解决,那就不得不服气! 

 偏曹禧对外还装得非常的配合,显然是个好孩子。 

 事实上? 

 敢怒不敢言! 

 曹禧太擅长利用民心,况且他们各家的部曲中,不会有人认为这些部曲是自愿的吧? 

 若非没有活路,谁能乐意为奴为婢? 

 曹禧己经发下公文,将为隐户们重分土地。 

 消息传到各家的耳中,世家贵族们倒是想拦人,拦得住吗? 

 怎么可能拦得住!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世家贵族豪强们是不得不捏鼻子认了,赶紧把人给曹禧,以换得自家一个安乐太平的结果。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那一位出头的人,感受到周围一众人不认同的眼神,恨不得把他吊起来打。 

 想干什么? 

 想干什么? 

 真以为曹禧好相与的? 

 这根本是要闹啊! 

 曹禧手下留情,没让他们死光,有人跳出来挑曹禧的毛病,是要送他们全部去死? 

 事实证明,有这个心的人是要成为众矢之的。 

 至少那一位不得不低下头作揖道:“是在下失言。” 

 曹禧颔首,算是满意的道:“希望阁下莫要再失言。有意为我所用的人,站到一边。趁今日诸位都在,我也是有意请诸公帮我择贤才而用。诸公是愿意的吧?曹禧毕竟年幼,诸位和家父也是有几分交情,家父不在,烦劳诸位长辈助之,应当不过分?” 

 一个个人是何反应? 

 反正这一刻,很多人嘴角的笑意僵住了。 

 曹禧是不是太不客气了? 

 哪有像曹禧一样的,拆了他们的坞堡,抢走他们的人,还要求他们帮忙挑人才。 

 但是,让他们挑人才不是也说明了在曹禧的心里是认同他们的本事,承认他们有识才之能?挑人才的事,不找他们找谁? 

 瞬间,一个个挺首了腰板,“愿与长安侯一道择良才而用。” 

 曹禧冲他们扬起一抹甜甜的笑容,末了补问:“似乎这造纸术的改进和印刷术,诸位手里的不太成?趁今日是个好日子,我取士为国所用,诸侯取工艺,以令各家都能得到文化流传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