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 诸位能来,蓬荜生辉(第3页)

 咦,还能有这意外之喜? 

 曹禧要给他们送造纸术改进的方子,还有印刷术? 

 诚然方子早己经让曹禧公布出来了,架不住离得远,制作的工艺,有法子,其中的比例一个拿捏不好,是极有可能把纸造得不成样儿。 

 因此各家不能说没有方子,但和许都,不,是和曹操治下各地制出来的纸,总是差了些,差得很多。 

 故,好些人心里也是急的。 

 纸,好用的纸,他们各家不缺钱也不缺势的,要的是好东西。 

 好东西别人家有,他们家没有,这个事还是让人十分郁闷! 

 曹禧来了,十分大方得很,先前他们还以为曹禧不会提及此事,管他们有或没有。 

 结果,他们以为曹禧不会干的事,曹禧干了,还倍自觉! 

 “无论是造纸术的改进,亦或者是印刷术,其根本在于让文化传承,能够让诸位家中的藏书得以流传,是为天下之幸,后世之幸也。”曹禧大方坦荡的承认,改进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之所以曹禧会公布天下,毫不犹豫,皆因那样的工艺利于文化流传。 

 制作的工艺懂的人越多,越多的人参与。也会有更多的人把这样的工艺传下去,自然能让人看到的书会更多。 

 曹禧谋的不是一己之利,而是天下的利! 

 能够让文化传承,也让更多的人读上书,识上字,是可以破世家贵族垄断,同时也让更多的人有出头的机会,利于后世和国家的大事。 

 多少人闻曹禧所言,不得不佩服曹禧的胸襟。 

 别个人是嘴皮动动,喊的是利国利民,利于后世,实则呢? 

 曹禧不喊口号,改进的造纸术和印刷术,曹禧己经公布天下,以令天下人皆知其法,得利的人几何? 

 纵然他们这些人远在江东和荆州内,只是不得其法罢了,但也因纸和印刷术得利。 

 “谢长安侯大义。”感受到曹禧的真诚,这作一揖,必须的! 

 曹禧挥挥手不以为然的道:“为国为民,当如是。诸位倒也不必多以夸赞。我在其中也是有私心的。” 

 私心,都会有,可是有私心也不妨碍曹禧以国以民,以后世为重。 

 承认自己的私心,却更能为国为民而谋,这样的曹禧何尝不更让人敬佩。 

 “诸位勿忘今日之初衷,有意出仕的站这一边,咱们考个试。”曹禧以为当务之急还是让他们赶紧解决正事。 

 不会有人以为曹禧见面只是见人? 

 考量都准备好了。 

 这个事,杨修和司马懿不是第一回了,因此针对曹禧的要求,题出了,周不疑参与进去,在其中帮忙打下手,也是顺便学习。 

 可是,曹禧针对考卷也是纠正了的,学校里考的内容和选官要考的内容必须是不一样的。杨修和司马懿的思想需要改正。 

 为官者须以民为重,以国为重。要考一个人处理事情的能力,实在不行再说。 

 曹禧出了几道题,三个都是聪明人,瞬间明了曹禧要考的到底是什么了! 

 而此时的人出列,按曹禧说的站在一旁,有意出仕的都在这儿,没有那个心的看着。 

 随后,案几和蒲团都送上来,曹禧相请道:“诸位请。” 

 众人朝曹禧作一揖,纷纷入座,立刻有人将试卷发下去,与之而来,曹禧示意人燃香,提醒道:“半个时辰后收卷,诸位请。” 

 有时间的限定,又是有言在先的,无人有异议。 

 纸笔墨砚,曹禧都让人备好的,连墨都己经磨好,只要他们答题即可。 

 “诸公不介意稍等半个时辰?若有急事可先行一步。”曹禧的一番操作打得人措手不及,却也是有意在其中挑出真正可用之人。 

 如果这里头的人应变得当,也不见得曹禧不会有意外之喜。 

 曹禧做主的事,无人挑毛病,拱手道:“无妨,无妨。” 

 不过是半个时辰罢了,不算什么大事。 

 曹禧请他们到一旁坐下,一眼扫过杨修和司马懿、周不疑,三人都往后一退,嗯,瞄一瞄他们各自举荐的人也不是不行。 

 曹禧不管,和考生们保持一定距离,西周鸦雀无声,曹禧在上方,随手从挎包掏出一本书看了起来。 

 一干人…… 

 曹禧如此好学,衬托得他们一个两个的太懒了。 

 但是,曹禧还小,正是学习的时候。 

 分居两处,一边的人在挥笔如洒的做题,一边的人在那儿推杯换盏。 

 除了不说话,吃的喝的,伺候的人及时补上,不曾发出任何声音。 

 有人注意打量曹禧一番,曹禧那儿除了偶尔喝口米汤,视线尽在手中的书卷上。 

 隔得远,看不太清楚曹禧手里拿的是什么书。 

 半个时辰的时间,说快也快,说慢也慢。 

 曹禧注意香己经几乎燃尽,将书收了起来。 

 一眼瞥过旁边的杨修、司马懿、周不疑三人,杨修点了点头。 

 曹禧笑了笑,随一声香燃尽,考生交卷。 

 那些人纷纷放下笔,不约而同的望向曹禧,立刻有人上前取来考卷分别交到杨修和司马懿、周不疑的手中。 

 “让诸公一道看看,诸位先休息休息。”考试的人考完了,接下来要忙活的人该是刚刚坐着享受的人。 

 一众考生再与曹禧作一揖,配合无比的起身,坐了半个时辰,是有些累了。 

 考生们忙去,曹禧那儿也得了几份试卷,迅速看完,执笔评论。 

 人多,不过区区二三十人的卷子,一人看一遍,也不过是一小会儿的功夫,很快可用之人便挑了出来,曹禧一瞧有十来个人,含笑道:“不如唤他们回来,诸公一道出题考考他们?” 

 考完了卷还得再考多一回? 

 “为官者总不能只会书书写写,要是话都说不出口,这样的人能用?”曹禧的理由是能够让人提不出反对意见的。 

 曹禧挥手请人。在外头休息的考生们陆续走进来。 

 “诸位认为,一个饿了三天的百姓抢吃的,该怎么处置?”曹禧也干脆,一把人唤来,开门见山丢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