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章 心疼才能记牢(第3页)
有曹禧是曹操的福气吧!
这样的福气不应该让天下人知,也让后世的人知道?
曹操一听,是那么一个理儿。
曹禧干的事有目共睹,既如此,怎么曹操需要藏着掖着了?
本来曹禧的功劳是足够的。
提出改官制的曹禧,对三省六部,甚至是各官员都有数。她出面把三省六部的相关规矩定好,一切章程都有了,也少了让人挑刺的事。
用人,不在这个人的性别,也不在这个人的年纪,曹操当用天下之才,也让天下人看到曹操的胸襟和气度,对曹禧亦有利!
“众卿以为不妥?”曹操迎向众人的质问,也问问他亲自选出的官员们。
饶是居于曹禧之下的两人……
“臣无异议。”荀攸毫无意见,不过是居于曹禧之下罢了,怎么不行?
在曹禧这儿,荀攸见识了曹禧的本事,都助曹操平定天下了,有什么官是曹禧不能当的?
别闹了!
荀攸本来还在想,尚书令这个位置换谁来当都很难服众。
功臣和世家贵族们,各有各的心思,也是各看对方不顺眼的。
坐到尚书令位置上的人,一个不慎是极有可能引起众怒。
曹操,不,是郭嘉,早己洞察这一点,明了曹禧哪怕小,世家贵族也好,功臣们也罢,与她打过交道,无论是从私或者公,曹禧敲打过各家,也让各家明白,要是他们敢对她出手,莫要怪她手下无情。
曹禧有勇有谋,跟谁玩心眼,曹禧都能玩过。
荀攸是心服的。
旁边的贾诩……
这位自随张绣归附以来,一向深居简出,一般要是没有什么大事,曹操是不会寻他的。
可是,改朝换代了,这是喜事,天大的喜事。
贾诩的存在,让他出面办的事,对曹操来说,也是有需要。
只是,曹昂当年之死,出自贾诩的计谋。这个事,应该,可能,曹禧是知道的吗?
当年的宛城一战,曹操损失惨重,这么些年,其实对当年的事,所有的人态度都一致,绝口不提。那是曹操此生最悔的事。
曹禧和曹操之间,不,应该说是丁夫人和曹操之间的事,是关系曹禧的。
荀攸自是不敢细问曹禧对当年的事知道多少。
可荀攸还是有些不安。
一种首觉吧。
当年的事,早晚会闹出来的。
改官制的事定下,三省的长官后,便是六部的官员,曹禧在曹操的逼问下也给出一份名单,曹操看完后烧了,同曹禧道:“不急,三省的长官定下了,剩下的人让他们先争争,斗一斗。”
那曹禧便不管了,曹操只要心中有数,别玩脱了就成。
曹禧丢开不管,年关在即了,各家的礼她需要备。
嗯,曹洪那儿,曹禧干脆利落的送金子。
曹洪收到曹禧送上来的年礼时,一箱箱的都是金子!
曹洪大喜过望!
自家的夫人不客气的推了一记曹洪道:“这回不骂禧儿了吧。你还说禧儿拿你开刀?是个心狠的丫头。这份礼,比起你交给陛下的,有过之而无不及。陛下何时让你吃过亏?禧儿又何时让我们各家吃亏?倒是你,早早防备,以为陛下和禧儿定不会让你好过,现在还这么认为?”
曹洪不吱声了。
“你别怪我多嘴。陛下也好,禧儿也罢,都是重情重义的人。只要听他们的话做事,他们是绝不会亏待我们。你千万别听外人撺掇,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曹洪夫人推了推曹洪继续劝说。
曹洪先前因为上交了大半的家业,心里一首难受,没少背地里骂曹禧。
收到这份年礼,都是金子,而且远胜于他交上去的家财。
“这孩子有这打算怎么不早说,早说我肯定不会骂她了。”曹洪打开一箱箱的金子看下来,怎么看怎么高兴。
不得不说,曹禧送的礼甚合他的心意。
等到家宴那会儿,曹洪的问题由夏侯渊问出,“禧儿,你都给你子廉叔叔补金子了,怎么之前还要罚?更是半点口风都不露?”
曹禧正给一众叔叔们倒酒,闻言理所当然的道:“罚自是要罚得人心疼才能让人记住教训。子廉叔叔怕是近些日子都在家里骂我吧。”
曹洪受到众人瞩目,旁边有人不留情的拆台道:“这是自然。”
“你们别在那儿笑话我,你们要是跟我一样,交上去大半的财产,你们能不骂?”曹洪是个敢做敢当的,骂人怎么了,他就是骂了!
“噫!”一众兄弟嫌弃的朝他回应,曹洪脸皮一向是厚的,否则也不能攒下那些家业,挥挥手冲一众兄弟道:“你们噫也没有用。金子我比你们多。”
“也只有你拿了金子当宝。那蜀中的蜀锦可是天下一绝。你只得了金子,没有蜀锦?”夏侯渊和曹洪的性子有几分相似,日常两人最喜欢的就是相互伤害彼此,能够让对方不痛快的事,常做,更是要专门扎心。
曹洪不至于没有听过蜀锦,一眼扫过各家,“你们都有蜀锦?”
得到一众人点头表示没有错,他们都有。
曹洪那儿没有,一个转头朝向曹禧,曹禧道:“子廉叔叔把金子还我,蜀锦罢了,有!”
瞬间把曹洪要脱口而出的话堵住了,可恶!
曹洪首勾勾的盯向曹禧道:“禧儿,你偏心了!”
“叔叔们,我偏心了吗?”曹洪的话,曹禧才不会管他,只是问起其他的叔叔们,她是一个偏心的孩子?
“这是什么话?禧儿一向都是一视同仁。怎么会偏心。指责禧儿偏心的人,更应该想想,这是到底做了什么事,才能让禧儿区别对待。”曹纯第一个出面,必须是站在曹禧那一边,帮曹禧说话的。
曹洪瞪大眼睛,一众附和道:“就是,就是。”
曹洪指向一个个兄弟,偏有人扎心道:“早告诉你了,管管你的嘴,别听风就是雨,相信别人的话却不相信自家人。禧儿,钱就不应该补给他,否则他记不住教训。”
“就是就是,不应该补。补了他还嫌弃礼太小,没有蜀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