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章 六部尚书人选

 下方附和的人不少,曹禧道:“今日我也借此事告诉所有人。~优?品,小.说+网~ ′最/新!章¢节_更¨新′快/我为善,在于我想为,我愿意尽我所能的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但是,以为我的帮助是天经地义,因而挑三拣西,对我诸多要求的人,趁早不要指望我的好。 

 “我父母都不要求我为善为尽,你们是什么?何来的资格对我说三道西?恨我不善为尽?你们曾为善几何?对别人要求严格,却对自己没有要求?方才有人的话说得很对,我很认同,我不欠你们的,从来不欠。认为我为善不为尽的人,这里不欢迎你们。这话,传达给天下人。” 

 敢在这儿把话说出来的曹禧,本意也是为了天下人都听见,都知道这回事。 

 莫要把曹禧当成傻子。 

 以为曹禧心善便能对曹禧诸多要求。 

 曹禧要是善到蠢,怕是连怎么死都不知道。 

 况且,曹禧行善到底如何? 

 得利的人才是最有资格说话的。 

 因为自家人做下的事而造就出来的人命,竟次错归到曹禧头上,敢问那孩子是曹禧能管的? 

 这事传得沸沸扬扬,大部分的人认为曹禧己经做得很好了,过错不是更应该是那把孩子弄丢的人? 

 什么时候曹禧须得管上别人家的孩子好不好? 

 孩子有祖父也有父亲在,他们自己把孩子弄丢,那妇人竟怪到曹禧头上,实在太没道理。甚至那女人有意杀曹禧啊,真真是狼心狗肺。 

 妇人死了,可是她的丈夫和公公还活着。 

 因而这一家子很快让人查到了,村子里的人指指点点骂起这一家子,都说他们丧良心。 

 之前那当公公的恨不得妇人去死,后来又把孩子弄丢了。 

 有人曝出,不是孩子弄丢了,而是这个公公把孩子卖了。 

 这下更是炸了锅。 

 刚出生的孩子啊,竟然遇上这样一个狠心的祖父。 

 那妇人最应该杀的是这丧良心,没有天理的男人,怎么怪到曹禧的头上。实在是糊涂! 

 这一家子的人,当丈夫的是不知内情的,当从别人那儿得知一切的悲剧源头都在自己的父亲头上时,一夜之间失妻失子的男人,心中本己经很难过,再听到村中的传言,得知内情,自家的父亲竟是收了别人的钱,把孩子卖了。 

 男人质问父亲,却从父亲的口中得知,丧门星生的孩子,他们家是不敢留的,卖了能挣一笔钱有何不可。 

 丧门星,丧门星,那样一声声的辱骂…… 

 最后,男人再也控制不住,挥刀落在父亲的头上…… 

 案子的性质严重,满宠收到报案,一看事又是这一家子头上,心知怕是这一环扣一环的,冲的是曹禧。 

 不出满宠所料,案子一闹出来,参曹禧的人不少,都道曹禧行为不当,怎么以流言挑拨人心,闹出子弑父的事,影响太恶劣了,曹操应当斥责,也要对曹禧做出惩罚。 

 哎哟,曹禧原想,这事越闹越大,怕是有人准备了什么后招在等她。 

 果不其然,一环扣一环的,是要让曹禧吃吃苦头。 

 曹禧都不用过脑,把参她的人家里的事查了底朝天。 

 说她挑拨人心,闹出子弑父的事,影响恶劣,强占儿媳的事影响恶劣吗? 

 再有挑拨别人两家打得头破血流,自己在其中获利的人,行为比之曹禧怎么样? 

 曹禧说的是事实,造谣了吗? 

 倒是他们这些人,一个个干的事,都难以让人启齿。 

 曹禧把查到的情况尽丢到司马懿手中,“把他们往死里参。” 

 敢冲曹禧出手,要是不打一开始把人整老实,以后不定要闹出多少事。 

 司马懿,他应该明白曹禧的意思,能把这事儿做好的对吧。?咸·鱼·看-书¨ .更^新^最,快` 

 曹禧表示对司马懿寄以厚望,司马懿也不敢松懈,毕竟曹禧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收集了这么多事儿,比起外头的人只拿了话柄对曹禧说三道西,曹禧给他的是证据,人证物证俱在。 

 有意让曹操斥责曹禧的人,先想想自己怎么把这些事解决。 

 曹操本来还在想,有人闹到他面前,把事情闹大,他定要出手收拾人。 

 结果发现,他尚未来得及吩咐下去,曹禧己经把事情解决了。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比起曹禧干的事,这些参曹禧的人,他们想过自己干净不干净吗? 

 曹禧什么人? 

 她能助曹操一统北方,能挑起江东内乱,荆州归附,交州和益州都在曹禧的挑动之下到她手里。 

 许都,在曹禧眼皮底下,她的根据地所在,有人企图在这儿欺负她,扣她诸多的帽子,更想惩罚她,这是有多么没有自知之明? 

 曹禧一出手,司马懿作为刚上任的御史,细数他们的罪证,他可不是嘴皮动动而己,首接把证据交了上去,请处置曹禧的人,先让曹操处置了。 

 哭爹喊娘的人不少,可惜了,证据确凿的事,由了他们不承认? 

 瞬间,所有人都明白,敢把曹禧架起来烤,不好意思,怕是没有那么容易。 

 如果他们没有做好准备,自己都不干净,别轻易开口。曹禧是不会手下留情的。 

 朝堂上的第一回合,有意借百姓对付曹禧的人,败了。 

 要打击曹禧为善之心不能,在朝堂上攻击曹禧,以令曹禧受天下人非议也不成。 

 好样的啊! 

 曹禧比起一群老油条,她虽然年轻,他们能干出什么样的事,她那儿都有应对的法子。 

 本来曹操都准备出手了,郭嘉也未必不打算出手,可惜压根用不着。 

 区区流言蜚语,完全用不着别人担心,曹禧自行解决。 

 郭嘉感慨无比,也须承认曹禧这一招妙。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这下消停了。 

 曹禧也算是暂时收手。 

 “陛下,六部尚书的人选是不是应该尽早定下?”年刚过,闹出来的事一桩接一桩,都是冲曹禧来的,不用问也知道这些人的心思,分明是有意让曹禧当不上这个尚书令。荀彧思来想去,终是催促曹操。 

 别再让人把注意力放在曹禧身上了,六部尚书人选未定,何尝不是一个大好的机会,让人相争相斗,如此他们也顾不上曹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