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康庄大道(第2页)
“这…… 这就是用水泥修的路?”
朱元璋的声音带着几分颤抖,他转头看向李存义,眼神里满是震惊。
虽然李存义之前汇报过水泥的神奇,但亲身体验后,才知道比听说的还要不可思议。
李存义也跳下马,笑着点头:“回老爷,正是!小的第一次看到的时候,也跟老爷一样惊讶。.8*6-k.a,n~s-h*u*.′c\o.m¨这水泥真是神物,混合水凝固后,比青砖、石头还结实,修的路既平整又耐用,还不怕雨水浸泡。”
他蹲下身,捡起一块掉落在路边的水泥碎块,递给朱元璋,“您看,这就是水泥块,用锤子都很难砸开。”
朱元璋接过水泥碎块,入手沉甸甸的,表面光滑细腻,他用手指敲了敲,发出 “当当” 的清脆声响,和敲在铁块上的声音几乎一样。
他又试着用手掰了掰,碎块纹丝不动,反而硌得手指生疼。
“真硬!比咱宫里的青石板还硬!”
朱元璋忍不住赞叹道,心里的震撼越来越强烈。他站起身,沿着水泥路往前走,一边走一边观察。
路面拼接得严丝合缝,看不到丝毫缝隙,显然是精心铺设的;排水沟里干干净净,没有淤积的泥土和垃圾,应该是有人定期清理,偶尔有马车驶过,车轮在路面上留下浅浅的痕迹,却很快就恢复原状,丝毫没有损坏路面。
“以前从应天到南郊,骑马要半个时辰,走这条路,怕是一刻钟就够了吧?”
朱元璋问道,语气里满是感慨。他以前去南郊的皇庄巡查,每次都要颠簸半天,弄得满身尘土,现在走在这条水泥路上,既平稳又快捷,简首是天壤之别。
“陛下说得对!”
李存义点点头,“以前这条路坑洼难行,商队运货要多雇几个车夫,还经常损坏货物;现在走这条路,不仅节省时间,还能减少损耗,商人们都高兴坏了,最近往南郊运原料、运粮食的马车比以前多了一倍!”
朱元璋没有说话,继续往前走,他看着路上往来的行人 —— 有衣衫整洁的商人,有扛着工具的工匠,有牵着孩子的流民,每个人脸上都带着轻松的笑容,再也没有以往赶路时的疲惫和愁苦。
他想起自己年轻时,为了躲避饥荒,从濠州逃到滁州,走的全是泥泞的土路,饿了只能啃树皮,渴了只能喝路边的脏水,多少次差点死在路上,要是那时候有这样的路,说不定能少死很多人。
“要是把这水泥路修到整个大明去,那该多好啊!”
朱元璋忍不住喃喃自语,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幅画面,从应天到北平的官道上,全是这样平整的水泥路,马车飞驰,商队络绎不绝;各地的县城、乡村之间,也修起了水泥路,百姓出行不再困难,粮食、货物运输更加便捷;边境的城墙用水泥加固,再也不怕北元的骑兵冲击;百姓的房屋用水泥建造,再也不怕洪水、地震的侵袭........